文: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年生,原籍浙江瑞安,迁居温州,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喜山水旅游,著有《云溪山人诗词》、《云溪山人游记》。
图:胡炎。
续《平遥古城(上)》平遥的民宅我们走访了雷履泰故居、浑漆斋大院和马家大院。雷履泰是日升昌票号的创始人,也是票号的祖师爷,他的故居自然要去看看,浑漆斋大院,是平遥古城规模最大、历史最长、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原为日升昌掌柜冀玉岗祖业,后几经转手,现为工艺美术大师耿保国先生宅第。而马家大院却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宅院,自然更要去看看的。马家大院四周用清水砖墙与外界隔开,围墙里的建筑,富丽精巧,多而不杂,三座大院、六座小院、房屋间,布置得井然有序,飞梁画栋,门框、窗框、屋檐雕琢精美,墙壁上石雕惟妙惟肖,房屋内陈列的一些原来老物件,可以看出马家当时的奢华生活,妻妾成群,各房有各房的领地,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夜晚大门一关,整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王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音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对晋商住宅院落印象颇深。梁思成这样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建筑泰斗的话可作晋商宅院的最好注释。平遥古城里最大的建筑群是县衙,县衙座北朝南,六进四合院,呈轴对称布局,南北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万平方米,县衙内大堂、二堂、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房、内宅、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牢狱、公廨房、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等厅房设施,一应俱全。县衙初建于元至正六年(年),明洪武三年(年)重建,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县衙。县衙在古城的西南方,而不是一般的正中,平遥古城南高北低,平遥衙署的选址在最高的西南方,居高临下,一便控制全城,二便防水淹,符合风水学的“正穴”之说,不在正中便在最高处之说。县衙最入目的是大堂、二堂的对联,大堂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二堂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中国的清官好官,历来受后人景仰,古城文庙里“名宦祠”就供有这样的清官。县衙内还有后花园、观风楼与大仙楼,后花园有池塘、小桥和小亭子,观风楼上可以看到东西边的街道,大仙楼是县衙中保存下来唯一的元代建筑。平遥古城的庙观有文庙、城隍庙、二郎神庙、清虚观,清虚观如其名,清静,观内开辟的“平遥县综合博物馆”也少人看,城隍庙人最多,也许是城隍庙供有财神的缘故,这里把文财刘比干,武财神赵公明、关公都请聚到一起,寓意财神多好发财,也与中国人所说的,有财大家一起发。城隍庙古代是本是最热闹的地方,城隍殿、戏台是少不了的,还有牌楼、山门、献殿、寝宫也造得气势恢宏。古城最巍峨的建筑是城墙城楼,我们第二天一早从北门拱极门上城墙。古城被厚厚的城墙包攮着,城墙平面呈方形,城中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周长.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走在上面很宽,宽得可以开车,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古城很古老,西周时周宣王大将尹吉甫驻军始建,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汉文帝即帝位前曾受封代王。北魏始改名为平遥县。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清康熙帝西巡时路经平遥,为恭迎圣驾增筑了四面大城楼,城池也更加壮观了。城墙上筑敌楼、角楼、城楼、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平遥古城有六门六楼,城门前是瓮城,城门之上是城楼,东西各二,南北一,城楼三层檐,檐角飞起,城墙上更见高大雄伟,城墙下是护城河,环城敌楼72座,垛口个,城内有马墙。在冷兵器时代,古城易守难,城门一关,护城河、拦马墙阻敌冲势,城墙上将士躲在城垛后射箭伤敌又可防身,即火炮初期也可以架炮台,居高临下,方位准确,杀伤力强。城墙防御最弱的为城门,故在城门前设瓮城助防。走在城墙上,阳光灿烂,游人时熙时疏,胡炎拍摄走得慢,儿子走得快,我居中,拉大距离时,就躲在敌楼、角楼阴处休息观望。城内古屋片片,平顶的,檐顶的,破旧的、翻新的、豪华的、陈旧的、县衙、宙宇、富居、平民居,屋居多四合院,院中院外多枣树,枣树青青,近处能能见下垂的青枣,个个诱人,老屋枣树,带点古城的苍桑味儿,不像我们住的四合院来得清新亲切,但却多了份苍桑感。白天的古城,白云在城角上、屋顶上流动,而人群却在街巷中流动,从长街流到小巷,流到古屋,流到每一个票号、镖局、博物馆,流到庙宇道观,流到县衙,流到每一处古迹,流到每家旅舍,从城外流进来,又从城里流出去,周而复始,而我们只是几个流动的标点,从白天流到夜天。平遥的夜晚,虽没有丽江那么浪漫,却也有自已的风情,街屋上、小巷的院门前亮着红灯笼,柔和的街灯,流动的人群,步履轻轻,月光柔柔,晚风悄悄,夜是那样的轻盈,心情也变得轻盈,我们似乎从现代穿越到明清,那时的夜,那时的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在古城里,我呆得时间最长的是文庙,文庙里有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年)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殿内供奉孔子等儒家先圣,殿前两则有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里藏有状元卷,上尊经阁顶楼眺望俯视,一座座灰色屋顶,高低错落,延到城墙根,整个文庙建筑群规模宏大,规制齐全。在古城,我喜欢漫无目的地自由身无旁骛漫步,想往哪就去哪,有时看上一处地方,会呆上许多时间,胡炎却喜欢按部就班,他比我们父子勤快,早上早起早出,午睡也少,每次我们出去时,他早游过好多地方了,到第二天下午时,他早将古城的各个景点走个遍,第三天一早,就独自往王家大院去了,而我们父子直到下午离开时,还没有将古城所有的景点走完,我们吃过最后一餐当地的特色小吃后,坐火车到临汾与胡炎会合,离开邱家大院时,热心的老板还把我们送到离火站最近的城门口。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琅琊山记》《仙境亚丁(上)、(下)》《仙境归来》《又见丽江》《九寨沟秋色歌》《游黄山记》《长春净月潭夏行记》《长春夏日行记》《吉林夏日行记》《沈阳夏日行记》《北戴河夏日行》《长白山夏行记》《牡丹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哈尔滨的夏天》《游兴城记》《游山海关》《青岛时光》《挤在悬空寺》《晋祠掠影》《清凉五台山(上)、(下)》《世外桃源小舟山》《青海湖》《阳朔》《游桂林记》《游衡山记》《多情江郎山》《走马观花看张家界》《风雨龟峰》《游东甲岛记》《瞿溪老街》《湖岭老街》《琦君故居》《重走瞿湖古道》《重走瞿湖古道之二》《大罗山奇石》《水石一天田螺背》《茶山寻幽》《仙岩山水与名人踪迹》《瑶溪与张璁》《天台石梁寻源》《楠溪江漫记》《永昌堡访古》《永昌堡怀古》《乐清小张家界穿越记》《登雁荡百岗尖记》《灵峰、三折瀑、净名谷穿越记》《大寺基万福寺观雪》《登池上楼》《荷花》《杜鹃花开》《相思不尽是梅花》《白鹿洲赏荷》《桥》-End-
▼
▲更多游记,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