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地理位置优越,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厚重,人文鼎盛,被称为“三晋大地”,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又被称为“表里山河”。
山西省下辖太原、长治、运城、吕梁、临汾、晋中、晋城、大同、朔州、忻州、阳泉共计11个地市,山西省的地市在历史上多次变更名称,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山西的地市在古代分别叫什么,假如回到古代,哪个名字更好听?太原,是山西省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部地区,太原是一座有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全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有晋祠、永祚寺等景点。春秋时期,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地区的无终及赤狄等游牧民族,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秦为太原郡,两汉为并州,郡治晋阳,西晋时为太原郡,隋唐为并州,治所晋阳。唐末,天下大乱,太原隶属变化频繁。北宋为并州,金为太原府,元为太原路,后改为冀宁路,治所均为阳曲,明为太原府,清沿明制仍为太原府。太原历史上曾名为太原、并州、晋阳,回到过去,太原可以改名为并州。长治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有太行山大峡谷、上党门、潞安府城隍庙等自然人文景观。春秋属晋,战国属韩,秦汉为上党郡,北周置潞州,隋改潞州为上党郡。唐改上党郡为潞州后置昭义军,宋改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为潞州属晋宁路,明清为潞安府。回到过去,威震塞外的上党郡应为长治的不二之选。
运城,山西省地级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有解州关帝庙、永乐宫、鹳雀楼、运城盐湖、李家大院、五老峰等知名景点。
春秋时统属晋国,秦属河东郡,治所安邑,唐为河东道,北宋时期运城为陕西路永兴军路,宋为河东路,辖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区,至金朝未变。元、明、清与临汾同为平阳府。回到过去,运城可以用回秦时的名字,河东。
吕梁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西隔黄河同陕西榆林相望,东北与省会太原市相连,东部、东南部分别和晋中、临汾接壤。全市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有北武当山、卦山、庞泉沟等知名景点。
秦属太原郡,西汉分属西河、太原、河东三郡,西晋分属西河国和太原国,隋分属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等,唐分属石州、汾州、岚州、并州等,宋分属石州、汾州、岚州、晋宁军等,元大部属太原路,明清为汾州府。回到过去,吕梁可以改名为汾州。
临汾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倚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临黄河,与陕西延安、渭南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毗连;南与运城市接壤,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
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春秋属晋,秦属河东郡,三国魏置平阳郡。西晋永嘉三年,刘渊建汉,都平阳。北魏孝昌中置唐州,隋置临汾郡,北宋置平阳府,元为晋宁路,明清为平阳府。毫无疑问,平阳才是临汾最合适的名字。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山,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临汾市相交,东北与阳泉市相连,西南与吕梁市接壤。晋中有平遥古城、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等著名历史人文景点。
秦属太原郡,西汉分属太原郡、上党郡和西河郡。北魏时期,郡县兴废不定,分合频繁。隋属介、辽、并、韩4州,唐属太、辽、榆、受州,北宋统归河东路,元属太原路、平阳路,明清属太原府、汾州府和辽州、平定州、霍州3个直隶州。晋中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分属不同地区,回到过去,晋中可以改名为辽州。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接壤处,全境居于晋城盆地,是山西省东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的美誉。有青莲寺、开化寺、程颢书院、皇城相府、长平之战遗址、王莽岭等众多名胜古迹和自然遗产。
春秋初期,境内为铎狄所杂居,后晋灭铎狄,境内各国为晋征服。秦始皇统一六国,立郡县制,晋城西部属河东郡、东部属上党郡,晋太元八年,西燕慕容永称帝,置建兴郡,北魏改建兴郡为建州,隋改建州为泽州,金升泽州为忠昌军节度,元置泽州司侯司,明清为泽州府。回到过去,晋城可以改名为颇具历史意义的泽州。
大同地处山西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春秋为北狄所居,战国时期初为代国,后并入赵地,秦为雁门郡、代郡之地,两汉仍为雁门郡、代郡之地。晋时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隋为马邑郡、雁门郡,唐为雁门郡、蔚州、应州、云州等。五代变更频繁,曾名为云州、云中,宋为云中府,辽金改大同府为陪都西京,元为大同路,明清为大同府。回到过去,大同可以改名为云中。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北、西、南三面环山,中间是桑干河冲积平原,朔州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被称为“世界奇峡谷”,有崇福寺、应县木塔、广武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文景观。
春秋为北狄所居,战国属赵,秦时属雁门郡,西汉时,置马邑县、中陵县、剧阳、阴馆、汪陶、埒县、楼烦、善无等县,仍归雁门郡管辖。北魏时属畿内地,北周升朔州为总管府。隋为马邑郡,唐改马邑为朔州,后又改朔州为马邑郡,辽金为顺义军节度,元属山西道大同路,明清属大同府。回到过去,朔州可以改名为马邑。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忻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等知名旅游景点。
战国属赵,秦汉属太原、雁门等郡,西晋为晋昌郡,隋为新兴郡,唐为忻州,北宋在境内置岢岚军、宁化军、静乐军等,金升岢岚军、保德军、火山军等为州。元为崞州、管州、保德州、武州等,明清为崞、代、繁峙、五台、静乐、保德等县。回到过去,忻州可以改名为新兴。
阳泉,位于山西省中东部,北与忻州市毗邻,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阳泉是三晋门户,晋冀要衡,地处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的中间位置,相距均为公里。有娘子关,藏山,冠山书院,梁家寨温泉等风景名胜区。
秦属太原郡,西汉初置上艾县,东汉属冀州常山国,唐初属受州,后属并州、太原府。北宋为平定县、盂县,金为平定州、盂州,元为冀宁路。明降盂州为县,与平定州同属太原府,清平定为直隶州,增领盂县、寿阳县,属山西省。阳泉由漾泉化名而来,阳泉应该改为漾泉。
以上,就是山西各地市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名字,大家觉得哪一些更好听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