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中国境内保存古代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级城市。平遥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完整旧貌,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一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平遥始称“古陶”,秦代时在此置平陶县,后因避魏太武帝名讳,改称“平遥”。
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
平遥古城老宅院平遥古城按照中国传统城市布局,以南大街为中轴线,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构成“干”字形商业街。城中央是市楼,为全城最高的建筑。平遥曾是晋商的聚集地,街道两旁是明清票号、当铺钱庄、布庄、烟店等传统店铺。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坐落在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至今仍保留着原有建筑布局和风貌。城内的民居现存处,其中保存完整的有余处。
这些传统民居大都建于明清时期,多为二进或三进四合院,有明确的中轴线,左右对称。正房为砖结构拱券式窑洞,厢房及倒座等次要房间为木结构的瓦屋。每户四周都筑有高大的院墙。这种窑洞式民居结构坚固,形象古朴,还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这些古建筑还配以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平遥市楼平遥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在原城基础上开始扩建的,经过十余次修葺后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城墙周长6.1千米,高10米,墙顶宽36米,底宽米。墙身为素土夯筑,外壁以砖石包砌,顶部青砖铺满,内向设泄水渠道。
城墙的东、西、北三面均为直线,仅南面随中都河蜿蜒成弯曲状。城墙的四角原有角楼,现均已失存。城墙上有垛口3,个,城墙外侧筑有马面窝铺72个,据说象征孔子弟子、贤人之数。城墙上还建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等建筑。
城墙的东、西两面各开二门,南、北两面各开一门,门外筑瓮城,形同乌龟,加上城内街道的布局颇似龟背的纹路,故平遥有“龟城”之称。
平遥建筑木雕人称平遥古城有三宝,古城墙是其一,另外两宝则是两座寺庙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位于古城东北12千米的郝洞村。这座寺庙始建于五代十国北汉天会七年()。
寺内的万佛大殿是具有唐代风格的五代建筑,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供有五代时的泥塑佛教造像,是保存下来的五代时期的唯一作品,是研究中国雕塑发展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双林寺位于县城西面6千米的桥头村。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现存殿宇多为元、明建筑。寺中保存的2多尊明代彩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