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洋洋《人民日报》(年01月04日第05版)
不久前,山西平遥古城经抢险修缮后再次对游人开放。年,山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古城墙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目前,城墙内墙已完成全面排险。之前坍塌或夯土滑落的部分已恢复原状,高大恢弘的墙体美观坚固,防水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来到平遥古城,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山西近年来不断擦亮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等世界文化遗产名片,同时加大对各级别文物的保护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迈上新台阶。
保护文化遗产要坚持修旧如旧,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也要着眼长远,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此番平遥古城墙修缮,采用了延续近千年的传统工艺“桢干筑墙法”,尽可能保持古城墙原始风貌;设计施工时,对夯土原料的选取、加工工艺等有严格要求,提高了城墙的防水性能。切实加大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才能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岁月变迁而风采依然。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水平。自年“智慧国博”建设启动以来,国家博物馆利用先进的高精度三维扫描设备、精准的纹理映射算法,实现对文物的三维建模,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长江口二号沉船考古中,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了当前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最大限度保证了古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科技强则文保强,科技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十分关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既需要有高深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专家型人才,也需要面向大众、立足于公共传播的普及型人才,还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在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搭建传递知识与美的桥梁。对大学等教育机构而言,要通过开设古建筑测绘等特色课程、增加专业实践时间,有针对性地培养基层一线所急需的文保人才。对各级文保部门而言,引进人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文物守护者。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满怀敬畏文化之心,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等各项工作,谋长远之道、下绣花功夫,定能不断增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