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纳斯达克、高盛、摩根……与资本博弈的过程中,华尔街不仅与美国经济紧密联结,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
有意思的是,晚清时期的中国也有一条类似华尔街的金融街,这条街的金融机构也曾与清王朝财政紧密联结。这条街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而是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平遥县。
晚清开埠后,国内金融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外国资本银行,另一部分是本土票号和钱庄。据学者统计,全国共出现过的五十余家票号中,有43家分布于山西,其中平遥占22家。为何晚清的金融中心会在平遥?其金融中心的地位又经历过怎样的沉浮?
“金融中心”诞生记
山西平遥,一直以来以明清古城保存完好而闻名全国。漫步在平遥古城,不能错过的是古城西大街与南大街,西大街被誉为“大清第一金融街”,这里曾诞生了我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摄影/李森来源/图虫创意所谓票号,是指集汇兑、存款、放贷于一体的金融机构。学界一般认为,票号的出现意味着现代银行业的发端。文人余秋雨还曾给日昇昌票号起了个有趣的别名——“现代银行的乡下祖父”。印象中,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中也有许多高光时刻,更早之前难道没有出现银行?我们熟知的柜坊、飞钱、交子对于金融业发展意味着什么?银行业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货币—货币兑换与保管业—货币经营业—银行业。严格来说,古代只是出现了部分金融业务的雏形,并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业。比如唐宪宗时期,由于铜钱较少且携带不便,产生了早期的铜钱汇兑业务“飞钱”。商人们将钱交给官办的进奏院,领取文券,随后前往目的地,通过文券领取钱购物。“飞钱”业务的核心是汇兑。为了维持机构运转,进奏院每次交易时都会收取一定的“汇费”。又如宋代,朝廷曾下令停止四川部分地区的铸钱业务,为了便于货币与商品流通,人们发明了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铺”与当代银行存在很大不同。交子铺拥有百分百的兑付能力,并不会将现金用于进一步投资。因此,某种意义上讲,晚清的票号集汇兑、存款、放贷于一体,对金融业发展具有突破意义,票号初步具备了现代银行的特质。那为什么票号这类金融机构会率先诞生在山西的县城呢?清代平遥位置示意图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国历君我们还得了解平遥的地理位置与商业文化。平遥位于山西省中部。清代的山西省域狭长,境内地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西人很早便开始从事商业贸易。明清之际,山西的晋商闻名全国。《乔家大院》《走西口》等诸多电视剧都曾刻画过晋商辉煌的创业历史。到了清代,晋商贸易网络已遍布全国,山西商人不仅在北京等地设置商铺,还“走西口”,发展西北边境贸易。平遥作为山西中部的主要城市,一直以来就是南北货物交流的必经之地,也是晋商主要的聚集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安全问题令人烦恼。每年年终结算时,各地往往需要输送大宗银两。票号出现以前,银两主要靠镖局押解。押解路程时间长,还常常会遭遇抢劫。晚清,天理教起义爆发,灾荒事件频发,银两运送安全问题也受到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