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题:习近平的文化情怀
新华社记者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这是习近平同志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时的一段深情告白。
多年以后,领航“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自豪地宣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以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带领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
年7月,时任浙江杭州余杭区委书记何关新接到通知:省委书记习近平要来良渚遗址调研。
在良渚博物馆一个小会议室里,习近平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听了情况汇报。
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6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此时的良渚,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遗址区分布着30余家石矿,噪音大、粉尘浓。当地群众戏称家中桌椅半天不擦即可写字作画,考古学家痛心疾首地批评这一地区“炮声隆隆如战场”。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习近平斩钉截铁。
良渚从“炮声”中回归宁静,青山从此还绿色。
年,四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实证中华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从此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