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内容:
张杰:保护历史风貌要认识地方真实的历史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如果把一个环境控制得过死,它可能变得冷冰冰的,不再有人气。如果把遗产做成“僵尸”,我们就走到了反面。”
张杰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英国约克大学建筑学博士
年9月9日,由CBC建筑中心发起的城市更新大讲堂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作为第二讲的主讲嘉宾,就“更新时代历史城市风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其对于在城市更新时代中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见解和经验。主题演讲结束后,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先生也受邀与张杰老师进行在线对谈,分享了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经验。
以下为演讲下篇和嘉宾对谈全文。
本文全文约字,本篇为下篇,
下篇约字,完整深度阅读约需20mins
城市更新大讲堂第二讲(下)
03
城市风貌塑造的应对策略
肆
有机的生长与更新
虽然更新时代要防止大拆大建,但是城市总在变化,不变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变化的过程中才能谈文脉的传承。既要变又不能大拆大建,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城市如何生长才是美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综合性的织补。
为什么要织补呢?前面提过年鉴学派的三时段理论,城市的要素有长期不变的,有变化慢一点的,还有变化快的。城市的街巷和肌理是缓慢变化的,但是每一个房子都会因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技术条件而呈现出美而有深厚文化的东西。这样的变与不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困惑。如何对变化的城市进行可持续的管理,对于保护风貌、塑造风貌、传承风貌、迎接未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搭建一种在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不同人的诉求之间寻求合理平衡的框架。
如何织补城市?柏林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柏林就开始针对战后被炸掉的或者被六七十年代的改造弄得四分五裂的街道做织补。从下图可以看到织补后的城市,红的这些是新修的,还有一些灰的是新建的。
柏林的城市织补讲者PPT
这种工作的设计必须以1:以下的比例尺的图来做,1:的图根本不好用或者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综合织补在欧洲非常多,新建的建筑都是夹缝式的,而不是优先考虑漂亮的外观,历史因素对新建筑都会有影响。下图是一条街道上的老房子和新房子,老房子对新房子的虚实、窗子、色彩、韵律、节奏等等都会有影响。
法国阿维尼翁讲者PPT
街道风貌是连续的,即使用混凝土的材料,也可以和左右的建筑有联系。在大都市里建玻璃的办公楼或者宾馆,也可以和古典的建筑有一种对话。北京这几年的历史风貌保护的工作非常突出,比如这次两办提出的“应保尽保”就是北京首先提出的,为了落实这个指示的精神,提出了“恢复性修建”,但是“恢复性修建”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其内涵和外延还需要大家积极探索。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很重要。第一是保护真实的历史信息,不能把真的弄假了,或者弄个假的来充真的。
景德镇遗产保护项目讲者PPT
这是在景德镇修的一个项目。我们介入的时候,这个地方非常衰败。房子很多都是用八十年代普通的砖建的,墙面上还有景德镇的潮湿气候和烟熏留下的痕迹。如果你走过一个街巷,会看到这些时代的痕迹都实实在在烙印在那儿。我们把这些真实的历史信息都保留了下来。
济南老城的“剔牙式”整治讲者PPT
还有我们过去几年在济南的老城里做了一个非常艰苦的“洗牙”工作。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我们介入这个项目的期间,经过许多年的刷墙、涂抹,很多过去有特色工艺的建筑墙面看不见了。做完“洗牙”之后,原来的建筑外观露出来了,原来的材料和工艺到得了展示。这个工作非常艰苦,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尤其是老百姓的参与。
在保护历史街巷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个开放的胸怀,要真正认识自己所在地方真实的历史。必须指出的是,有的地方四十年代以后的建筑就不再是灰砖的了,我们不要把红砖建筑改成灰砖的。
我们要有包容的态度来认识变化的城市。北京老城前一个时期新建的建筑大多跟周边常常没有关系。人们去到改造后的胡同里就发现胡同没意思,因为看见的不是胡同真实的状态,这种单一要素的重复最好不要再发生。又如在苏州这样的古城中,即使盖出一片二层的别墅区,也不能自然成为古城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复杂学科的思考。怎么算是复杂?随便找张北京的历史照片,就可以看到屋顶几乎没一样的。
德胜门年历史照片筑城通鉴
所以如果我们出一个标准导则,所有地方一抄,全北京就成了一个样。从清末来算,好多房子可能都多年了,但是今天一下子弄得都一样了,就有点悲哀。所以我希望我们今天能够一个一个地深入地识别这些丰富的要素,能够实实在在地传承它们。
历史风貌需要小规模、精细化的管理和传承。在历史建筑与环境修复过程中,还要复兴传统工艺。今天很多情况下,这个东西丢了,地方性也就不在了,风貌传承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肌理和历史的格局怎么来织补,的确是有需要思考的地方。北京老城里还有很多块这样的疤,怎么织补回去?这是一个挑战。在很多古城的保护中,比如南京老门东,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以院落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的、动态的引导、管理。
聚落景观不是一片野地,而应该是对人友好的,可接近的。它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我曾经设计了济南大明湖的东扩工程,这个工程是09年开始做的,当时有一个方案是要把大明湖东岸拆了,做一个开放的现代水面景观。我当时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历史已经形成了沿岸丰富的路径与对景体系,所以在当时大明湖还没有被列为文物的时候,我就把它当成遗址,看成历史景观,知道不能动。我们另辟天地,参照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国传统大型园林的设计对大明湖的水系、景观进行了扩建。这个项目面临如何应对现代公共需求的问题。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在济南住了好长时间,对大明湖有个感受:人多的时候不觉得挤,人少的时候不觉得冷清。这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通道,每个通道的尺度都借鉴了古典的园林设计。
济南大明湖历史景观的保护讲者PPT
在更新年代,还会有一些机会可以放大历史城市景观资源的影响。比如,下图中的这个房子原来很高,看不见后面的阁。通过更新,这个阁就变成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更新后“阁”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讲者PPT
城市的更新与改造需要考虑城市肌理的延续。例如,蓬皮杜中心这个改造项目延续了巴黎的城市形态。此外,还要考虑街坊尺度的延续、空间与街道逻辑的延续、与既有公共建筑的呼应。
举个例子,雅典卫城下面的考古博物馆的顶层平面,跟雅典卫城女神庙的平面一样大,建筑方向也一样,这是一种延续,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博物馆地下是实实在在的遗址,在室内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女神庙,两个建筑遥相呼应。我们应该以这样一种姿态,思考如何实现新老建筑的对话。
博物馆底下的遗址讲者PPT
新建筑考古博物馆和老建筑雅典女神庙的对话讲者PPT
伍
场所的营造
最后一个话题就是场所的营造。我们刚才讲的都是跟空间环境相关的,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如果把一个环境控制得过死,它可能变得冷冰冰的,不再有人气。如果把遗产做成“僵尸”,我们就走到了反面。
场所营造的第一核心是“人”,是“生活”。既然有生活的气息和痕迹,就应该在我们营造的场所中将这种气息透露出来。不管你去的那时那刻有没有人在场,都应该让人感觉到这样的气息。
有的地方想做主题公园,大搞所谓的“文化”发展。我说这不是场所,而是娱乐主题性的东西。当然它有存在的价值,但是没有必要把古城的一大片都做成这样。市场对此也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人来光顾这些地方。
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首唐代的诗,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走了30多里山路,到了隐者居住的茅屋,结果很遗憾,隐者不在家。他看到茅屋周围的景象、环境,开始想象这位隐者可能坐着车去游山玩水了或者去水边垂钓了。在感受隐者的居所及周围的景象后,他觉得不遗憾了。为什么呢?他想:我本来是来探询隐者的内心世界,获得精神解脱的,看完隐者居住的环境之后,我就达到了这个目的。所以他就觉得:见不见面无所谓,我要追求的东西得到了,所以我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这首诗很生动地阐释了什么是场所精神。人的生活环境所传达出的气息体现出人的内心世界。
如何通过物质环境来综合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呢?
能感受到人气息的村落讲者PPT
上面这张照片里没人,但是我们看了之后都会感受到人的气息。如果这里头都是人,就更感到一种生气勃勃的、蓬勃向上的气息。
伊斯坦布尔的巴扎讲者PPT
伦敦的考文花园讲者PPT
上面这两张照片是商业街,你能从中感受到文化和人的气息存在。园林绿化也可以做成这种感觉。
林下场所讲者PPT
遗产是场所营造的灵魂所在。以后疫情过去了,建议大家去中东巴林的珍珠之路看一看,散的遗产点的保护展示做得很有意思,那种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晚上,大家都到清真寺里做祷告。这就体现出场所精神。
中东巴林珍珠之路讲者PPT
场所最基本的特征是围合,中西文化都一样。如果一个空间透风漏气,它就不可能是场所。比如丽江古城里,密密麻麻的街道是围合的,还有很多小的广场。所以看起来很生动、很美,人们在那里能够感受到各种各样生活的气息,会觉得很有意思。
街是传统社会里场所的一个基本类型,比如平遥古城有着非常有序的胡同,北京也是如此。日本的槙文彦大师做了一个项目——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这个项目总共有七期,空间的生长和发育历时30年。我去这个地方,很敬佩,因为他做了街,而且做得很有感觉。我认为他就是以场所营造来动态地引导一个项目的生长和发育。
东京代官山集合住宅北京世界之旅
我跟大家总结一个“秘籍”。过去城市规划管的是房子,控制的是建筑实体。如下图所示,项目在图上是黑色的方块,规定不能出方块的边。现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应该倒过来,应该管风貌和环境,控制空间场所。我们应该规定这个城市空间的形状不能动,街道空间不能动,房子在周边可以建,而且规划师必须非常积极地把居民想要的空间营造出来。
城市规划管理趋势:由控制建筑实体转向控制空间环境讲者PPT
我做城市设计没什么经验可谈,第一板斧就是画图底关系,搭建起结构、尺度和节点。而不是倒过来,先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建筑,不理会周围的空间。中国人有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德孤”,就不可能有邻居。一个个房子是孤立的,怎么可能形成城市的界面。
再跟大家举一个例子。约克古城内原来有一个糖厂,后来迁走了。到了八十年代,要进行文旅开发,规划局出了下面这张图作为用地控制条件。
约克糖厂旧址规划图讲者PPT
灰色的地带是建设用地,中间白色的空间要求保留下来。这个灰色区域的形状很丑,但规划局的要求就是这样,在这个用地中怎么安排建筑由设计师决定。最后中标的是下面这个方案。
约克糖厂旧址规划中标方案讲者PPT
这个方案一般建筑师不喜欢,建筑形态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也不是扎哈·哈迪德作品的那种形状。如果是扎哈那种形状,地段中的教堂前就没有广场了,城市的肌理就没有了。规划局的意图是要恢复再造和延续约克传统的街道体系,这里规划控制的内容反转了,这就有利于街巷的重塑。
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衰败的要素。那么如何把衰败的要素变成积极的因素?我们过去10多年在景德镇陶溪川一期项目中做出了很多努力,把历史记忆拉到现实生活中来,使其成为场所的焦点和精神寄托,最后呈现出一个叠加的城市面貌,使遗产更好满足了居民对新的功能的需求。
改造后的陶溪川项目讲者PPT
上图是陶溪川最近刚完工的一个厂房改造,中间加了一个小的美术馆,两侧是工作室。在陶溪川二期的陶公寓项目中,我们把大学校园和产业园区结合在一起。这项目沿街做成了骑楼的样式,服务城市街道,靠园区一侧为向青年人开放的空间。这样就提供了有生活和工作内容的环境。我希望我们未来的城市是为人民服务的城市,每个角落都是对人民免费开放的。孩子和老人可以自由地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演讲全文完-
城市更新大讲堂第二讲的主题演讲结束后,紧接着是精彩的嘉宾对谈环节。陶文旅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先生受邀在线参加了对谈。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柳青就一系列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张杰老师和刘子力先生深入地分享了陶溪川文创产业园项目策划和运营的成功经验。
张杰
//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子力
//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柳青
//
CBC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
嘉宾对谈
Q:大家知道景德镇是历史上的瓷都,其影响深远。但伴随时代的发展,老的工厂逐渐衰退了。陶溪川的前身是已经衰败的宇宙瓷厂。对于工业衰败区来说,最难的更新不是物理空间的提升,而是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如何实现文化传承,如何调动人的活力。而陶溪川恰恰在这些方面探索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首先,陶溪川项目成功地将一个衰退的工厂区再生为一个规模化的陶瓷文创产业园,不仅保留了历史记忆,也创造了出色的经济效益。您认为,陶溪川在转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做到在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平衡?创新点在哪里?
刘子力:其实陶溪川一期的改造最核心的创新点就是把一个不被看好的破败老工厂重新变成了城市亮丽的风景,让这个工业遗产又走到前台,变成了城市的底色,变成城市里最重要的一个节点。这是大家特别引以自豪的地方,也是跟别的创新项目不同的地方。同时它也是城市的百姓早晚都喜欢去的地方,是一个很亲切又很舒适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为城市而造的,特别是为当地的百姓而造的,我觉得陶溪川项目不管是空间的回归,还是为百姓做的贡献,对很多城市都是有启示的。最关键的是怎么把破败的工厂保留下来,怎么把历史要素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怎么让老的工业遗产跟新的城市建设融在一起。这是比较难的事,但是在张杰老师的规划下,我们很好地把控了新与旧的关系。陶溪川还有一点值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