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4月15日傍晚,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位于涿鹿县城轩辕东路那段古城墙被一点一点地挖掉,从此,人们再也看不到昔日保安州西城垣最后那一点点仅存的标志性建筑了。
带着一份眷恋,带着一份忧伤,
带着一份说不清的感觉,
怅然中我回忆起少时的涿鹿城。
我年代中期出生在涿鹿县城,记忆中的涿鹿城是与平遥古城差不多那样子的。那时候,涿鹿县城虽然经过战争的洗礼变得残缺不全,但基本上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内城城郭完整,街巷有序,外城店铺林立,好不繁华。
人们常说,保安城是九门九关。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从涿鹿县城的整体布局说起。
据史书记载,现在的涿鹿城始建于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距今已有多年了。经历代补筑,最后形成了一个主城和东关、南关两个子城的格局。
主城位于现在城里一带,东至东城楼,西至今民园街东侧,北至鼓楼街北端现今鸿飞饭店,南至鼓楼南街现今工商银行大楼。主城是明清时期保安州政治文化中心,以鼓楼为中心,四条主街将城区整齐地分割为四块。保安州署在城区的东南角,也就是原来的粮食局直属库,现在的郡城瑞居。涿鹿县富商巨贾,达官贵人多住在城里。主城四周城墙,城墙用砖包砌,隔一段外墙就伸出一座马面。内城开北、南、东、西四个城门,且都筑有瓮城。西门因堪舆家言之不利,故在清代封堵,后仅存三门。
南子城也称南城,建筑年代不详,因城墙由夯土筑成,并未包砖,所以也称南关土城。南子城北接主城,南至土关门,东至今辘轳把巷东,西至今光明街西。南土城旧时是保安州的商业区,相当于北京城的前门大街。南城以玉皇阁为中心,十字大街,开东、西、南三门。后为方便交通,又开通了东便门和西便门,但不在九门之列。
东子城也称东土城,明万历四十七年(年)知州李垣茂筑。北至今和平街,南至苑庄村北,东至今东环路西,西接南子城及主城的东城墙。开北门和大东门两门。
旧时,涿鹿县还有许多门,如南城的东便门和西便门,西关九天庙的二道门,南关的土关门,东关的小东门等,这都是九门以外的。日伪时期,日寇为了加强对中国人的统治,县城内所有的小巷的尽头都被封死,出入县城必须通过这些城门。就是这些小门洞,到晚上也和内、外城的城门一样都要关闭。
所谓九门,包括原内城的四个城门,南子城的三个城门和东子城的两座城门,共计九座门。“关”字的本意是关口、要塞或出入的要道。只是后来在应用中增加了区域这个内容。按照关字的本意,九个门九个出入的要道,自然是九门九关了。
……
6月30日下午,用高高的蓝色铁皮围了整整两个半月的旧城垣拆除工地终于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就在旧城垣的原址上,一座用玻璃钢制作的碑刻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座碑是用多层玻璃粘合在一起的,基座用拆下来的旧城砖所砌,四周绿化。
玻璃碑背北面南,正对着轩辕东路。右边为“保安州城图”,看样子是以王法津、林启先、孙振寰、林启承、张震东、赵修民、薛春孝、王克元等老先生绘制的《古涿鹿郡城郭文化古迹分布图》为蓝本摹刻的。从中可以清晰地分辨出旧时涿鹿城九门九关的位置。
左边为谷新声老师撰写的《涿鹿县城沿革》,竖排,文字简繁体相间。
碑文曰:
“最早的涿鹿城,在今矾山镇境内。公元前年,赵国在黄帝故城置“浊(涿)鹿县,”历朝沿用。东魏(公元年―年)连年战乱,官府解体,县城渐废。
今涿鹿城前身为下洛县城,在马军庄与北小庄村之间,战国末期燕国所设,秦汉沿用。曹魏末年(公元年),下洛县城毁于黄阳山洪,今县城处筑下洛新城。西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年),改下洛县为广宁县,广宁城设广宁郡。东魏时广宁郡、县官府解体。
之后,随着官府设置的变化,涿鹿城数易其名。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年),朝廷在广宁城设置新州及永兴县。公元年,石敬瑭灭后唐称帝,把新州等十六州送给契丹,契丹改新州为奉圣州。金大安元年(公元年),朝廷将奉圣州升格为德兴府,永兴县改为德兴县。元至元二年(公元年),朝廷将德兴府复为奉圣州,德兴县改为永兴县。元顺帝四年(公元年)大地震后,奉圣州改名“保安州”。明朝初年,朝廷移州民于居庸(今昌平),保安州撤销。永乐十三年(公元年)移民迁入,复置保安州,无领县。民国二年(公元年),保安州改为保安县,民国三年改为涿鹿县。
——谷新声撰文
玻璃碑刻取代了古城垣成了涿鹿县的新地标,是当地人怀旧的念想,是外来人了解涿鹿历史的窗口,其价值、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玻璃碑在摹刻工艺和设计上确实存在不小的缺陷:玻璃之间的水雾杂质使本来应该晶莹剔透的玻璃碑刻显得污麻渍糟(涿鹿方言,不透明,雾蒙蒙的意思)的;州城图坐标有的还欠准确,容易给人以误导;碑文采用竖排版面,却没有遵循其规律,尤其是在标点符号和格式上更为突出;繁体字、简化字的混合运用等。这就使其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彰显我涿鹿文化大县的风采。
尽管如此,谷老师精湛的撰文和保安州城图又一次把我记忆中的保安州城展示出来,聊以抚慰人们刚刚失去保安州仅存的西城残垣的伤痛。
图文编辑: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