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该文化产业园依托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古城、世界文化遗产、5A风景区),以《又见平遥》演艺为文化IP,打造了演艺、酒店、餐饮、电影文化、会议会展、商业街区等产业板块,不断创新文化和旅游业态,努力培育平遥古城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持续点亮平遥古城的夜间旅游经济。
打造特色文化IP
《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位于平遥古城的西侧,地处城市商业圈、古城旅游圈交汇中心。其核心项目《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自年正式公演以来,作为古城创新发展的新业态,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更成为山西文旅融合的新样板,为塑造多元业态集聚、文旅产业融合的《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的平遥故事,将晋商文化、票号文化、镖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及以家国天下为信仰的传统价值观等平遥文化符号融入剧情,带着观众穿越回百年前,体会晋商的诚、信、义和平遥人的仁德、仗义。
“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一句掷地有声的台词,让《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深深印在了游客心里。
该剧单场时长90分钟,是一场融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独特性于一体的视觉盛宴。每天一般下午和晚上各一场,以“行进式”的观演模式,让观众跟随剧情的发展,行走在不同的场景中。观众既是看客又是故事的亲历者,演出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康青峰介绍,逢周六日或法定节假日,剧场会根据游客需求增加演出场次。年和年的上座率均为%,分别演出场次和场次。“可以说火爆到一票难求。有时一天要演5场,晚上11点才能结束演出。”
《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成了游客来平遥必看的节目。
一出戏,一场演出,讲好了平遥故事,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更培育了古城旅游市场新的客流增长点。截至年7月1日,《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累计演出场,观演人数累计达到万人次。
康青峰说:“我们还根据游客反馈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定期邀请《又见平遥》的导演王潮歌及其团队进行驻场诊断,不断优化完善项目细节,以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观演需求和体验需求。”
丰富夜间消费供给
“《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门票年收入持续突破一个亿,而园区内的住宿餐饮收入也将达到一个亿。我们秉持‘产品产业化,产业园区化’的理念,通过演艺把园区带动起来,把旅游要素全部布局进去,努力把《又见平遥》品牌拓展为一个兼具文旅全要素的产业IP。”康青峰说。
《又见平遥》的成功,实现了品牌效应的持续放大。年,作为《又见平遥》IP拓展的核心业态综合配套项目,以印象新街为核心的文旅商业区正式运营。
文旅商业区以复原的民国实景街区为载体,以又见、民国、禅修、梨园、漆艺、光影、婚俗、茶道文化元素打造了8个主题酒店,配套建设了平遥老菜馆、又见一面、又见老火锅、又见小吃城、素膳馆、普罗万西餐厅、民国中餐厅7个特色餐厅和会议中心、大型停车场集群以及平遥传统老字号商业区。
每当夜色降临,游客看完演出后,就一脚踏入热闹的文旅商业区,尽情享受古城的夜生活。
近年来,平遥县大力实施净化、亮化、绿化工程,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点亮了城墙、市楼、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生活街巷。古城的夜景与园区的美景交相辉映,不断提升着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
一座城,一台戏,一条街,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又见平遥》已经从一个演艺项目发展成为集文化、漫游、体验、会务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释放文旅经济活力
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业态之一,演艺项目已经成为留住游客、带动夜间消费的重要动力。《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带动了平遥古城夜间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平遥古城文旅项目互为补充,吸引大量游客留下来、住下来。
截至年7月1日,《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62亿元,带动地方提供超过个就业岗位。
康青峰说,仅情境体验剧就有多名演员参加,大多是平遥及晋中各地的普通民众。同时,《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全面推动了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建设,带动了住宿、餐饮、会议、商铺、环卫等的用工需求,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据了解,园区还推出了两条旅游线路,游客可用两至三天的行程,游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景区,看《又见平遥》,逛、吃在《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区内。
园区持续深化文旅融合,承办了5届平遥国际电影展、21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3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等国际性节展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一步,《又见平遥》文化园区将发挥业态集聚度高、公共服务完善、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秩序规范良好的优势,不断打磨《又见平遥》情境体验剧的品质,夯实《又见平遥》演艺品牌,进一步扩大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加强酒店品牌建设,契合不同文化主题元素,塑造个性化的酒店产品,加快发展新型产业业态;丰富园区夜间消费产品级次,逐步优化、多元化文旅融合产品,全面激发园区活力,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夜间文旅消费产品。(作者:王文华;编辑:宋雨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