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仅次于北京西安,外国游客第三个必去

年12月3日平遥古城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的:“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我认为大多数游客到访平遥也是走马观花,平遥到底美在什么地方?生动的细节才是彰显古城的神韵,请让我娓娓道来:

平遥古城年历史的城墙

一、历史之美

平遥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宣王时期。当时周王朝的都城镐京经常受到北方猃狁人的威胁,为此宣王派大将军尹吉甫率兵北伐,后为防范猃狁再次南下筑城于此。据清康熙年间的《平遥县志》记载:“晋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所以古城已经有了近年的历史,全国多个县罕有匹敌。

二、城池之美

最初的古城是由黏土、秸秆、米粥层层夯筑而成的土墙,现在看到的外面包砌条砖的砖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年)为防御北方的蒙古人而加筑的。平面呈方形,占地约2.25平方公里,城墙全长余米,如果在上面步行约一个半小时可以走一周。墙身底宽9到12米,顶宽3到6米,高6到10米不等,东西北三面为直线,南面傍河而建,蜿蜒中透着俊美。现在平遥已经可以乘坐直升机游览,俯视整个古城,犹如一支灵动的乌龟在由北向南爬行。整座城由6道城门组成,南门为正门,是龟首;北门是龟尾;东西各两道门,是四肢。古城乃龟寿之城,寓意长寿永在,金汤永固。城墙外围设6米宽的护城河,6道城门外设吊桥通行。每座城门正门外设瓮城,一旦敌人攻入第一道城门,便进入了瓮城,取瓮中捉鳖之意,守军就可以在这个区域居高临下射箭投石全歼敌人。城门上正中央设立高大雄伟的城楼,这是战时守城将领的指挥所。城墙每隔40到米筑有向外突出的墩台,因其像马脸一样长,又称马面,不仅可以加固墙体,而且守军可以在此成90度夹击敌军。墩台上设两层的敌楼,首层储备战略物资,二层供战士瞭望和作战使用。一共有72座敌楼,个垛口,寓意为孔子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为军事设施赋予了汉文化的人文内涵,凸显了汉民族自古已有的和平精神。

根据《周易》布局

三、布局之美

汉族城市布局最注重的是东西对称,古城的中心是高18.5米的市楼,位于城市主街南街也就是游人如织的明清街。城内由四条东西南北四条主街构成,还有8条附街,72条蚰蜒巷,街巷将城区划分成40个街坊。东侧有道庙清虚观,西侧有佛寺集福寺;东偏南有城隍庙主管城池稳固子民平安,西偏南有主管百姓民生的县衙;东南角有文庙供养孔圣人,西南角则是武庙尊奉关老爷。这种布局体现了汉文化特有的“左上右下,文东武西”的传统礼序,中轴对称,严谨规整,无不体现皇权的威严。

朝阳下的古城

晋商大院

四、民居之美

目前古城里保存着处明清时期的居民院落,其中有多处保存相当完好,而且还整体保留了传统的街巷格局,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在国际社会文化遗产保护中被称为历史文化街区。一座座晋商大院鳞次栉比地有序地占据了街区最抢眼的位置:层楼叠院、高墙耸立,各式屋顶错落有致、争奇斗艳。砖雕、木雕、石雕艺术作品遍布于大院的每个角落,门把手、拴马石、过门石、大门边、屋檐下、窗格、门框、烟囱、墙角下、神龛中,仿佛进入了绵延不断的艺术长廊。每一雕塑作品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大猴子背着小猴子寓意为辈辈封侯,梅竹兰菊象征着一个人高尚的人格,葡萄石榴预示着香火旺盛等等。

中国最早的银行日升昌

双林寺内千手观音泥塑

五、文化之美

双林寺镇国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清虚观二龙庙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日升昌协同庆为代表的晋商文化、同兴公镖局华北第一镖局为代表的武术文化、推光漆器为代表的手工艺文化为这座自古以来的军事重镇赋予了能延续千年的文化属性,折射出了这一时期我国多元崇祀的思想文化特征,为现代人展示了明清时期世人丰富多彩的社会世俗生活。

传统社火表演:背棍

《又见平遥》剧场

六、民俗之美

在平遥这片充满深情的黄土地上,无论是特产琛物、风味小吃、传统工艺,还是戏剧曲艺、庙会社火、方言艺术,都洋溢着浓缩了乡土文化的民俗风情。牛肉、碗托、山药为平遥三宝,舞龙、舞狮、踩高跷、耍孩、背棍是正月十五闹红火的主角,现在最火的是王潮歌导演的沉浸式演出剧目《又见平遥》,这些无不深深吸引着国内外来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