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山西平遥古城。48岁的安启文正在自家小饭馆的后厨忙碌。一阵爆炒的声音过后,一盘当地特色小吃“炒碗秃”便摆上了餐桌。擦擦手再点上颗烟,安启文望着窗外宽阔而古朴的古城街道,“这20年,变化太大了。”
安启文是土生土长的平遥人,从小在古城中长大。在他的记忆里,这片庞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就像一个“巨型四合院”。尽管古城墙、古店铺、古寺庙、古民居随处可见,但2.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4.5万居民,人口密度相当于北京的16倍。
“那时候的古城远没有现在这么井井有条,居民收入低,游客也屈指可数。”安启文说,他卖过袜子,工地上当过苦力,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此间,平遥古城申遗成功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正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举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世界文化遗产地代表等数百人齐聚平遥古城,中外专家聚焦世界文保“样本”。
平遥县是晋商重要发祥地之一,但在一段时期内,辉煌也只能在历史中供人仰望。在人多地薄资源少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多数平遥人的状况大抵和安启文一样。
转机发生在年。就在那年的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古城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这座内陆小城因“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头引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