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的一处仓房,室内室外到处堆满了破旧老房子的石雕部件和器物,如同圆明园的废墟一样,每次来参观库房的人都会的大吃一惊。
这些分门别类的堆放物有石柱、门墩、石狮、拴马桩、马槽、柱础、门楼、牌楼、鱼缸等等,数不胜数,漫山遍野。
如果有人问旁边那些用油布蒙着的是什么东西,对方就会回答:每一堆都是一整座老房子的砖瓦木料。
谁能想到,这些破旧老房子,全部来自一个人的收藏——秦同千。
熟悉的老床柜子,深藏中国文化情结
别人弃若敝履的破旧建筑,他却视若珍宝,秦同千为什么会对这些老房子情有独钟?
“中国人说‘五十知天命’……我的人生大半已经过去了,空闲时常常想记下前半生的经历,甜酸苦辣每一样都无法取代。回忆往事难免有些朦胧,但随之而来的心痛却时常敲打我,这是我愿意坚持下去的理由”。他敬畏古建筑,是因为他记住了“乡愁”,深藏着中国文化的情结。
家乡在杭州湾畔的秦同千,算不上富饶之乡,由盐湖堆积而成的盐碱地主要种植小麦和棉花。由于当时粮食是分配的,所以秦同千小时候经常忍饥挨饿,他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饭也永远吃不饱。”
在念小学的这五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雷锋叔叔学习”是秦同千那一代最正能量的训诫,这同时也成为了他的成长准则。但秦同千还是从小就对数字不敏感,也不感兴趣,所以理科一直不是他的兴趣点。
语文和历史是他唯一喜欢的,《山海经》里面的传说故事,历史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常常使他念念不忘,“这大概是我和中国传统文化结缘的启蒙点吧”,秦同千说。
也正因如此,秦同千的语文课程成绩一直不错,老师也比较偏爱他,所以他整整做了五年的班干部。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秦同千逐渐对家族历史感兴趣,他不断地寻找着答案,不但从中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快乐和慰藉。
因为从小生活在贫困里,秦同千一直对自己的出身颇为介意,他也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将会一直在挨饿中度过。
有一天,他突然对自己房间里的那张熟悉的老床和柜子产生了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去同学家串门的时候,他就几乎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老床和柜子。尤其是那张老床,里面的雕花图案,每个都不一样,好像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好奇的秦同千问起这些家具的来历,秦的父亲才告诉他,秦家祖上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家境殷实、书香馥郁。家道中落,家境破败的原因是太祖和爷爷这一辈不务正业、迷上读博等恶习。
他们把祖宗留下来的家底挥霍一空之后,到了父亲这一代就只剩下一张老床、一口破柜子等几件零星物件了。
从那以后,秦同千就一直追问父亲关于祖上的故事,也喜欢坐在老床上发呆、看书。“也许那是我精神世界的一个转折点,我隐约明白了人生的无常,更有了想要振兴家族、重现过往辉煌的梦想”,秦同千说。
拼命地承接工程,奋斗带来人生转折
就这样,秦同千一路读书读到了初中毕业。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那时的流行,很多人都劝秦同千继续读个高中考大学,但是秦同千觉得自己“数理化”较弱,天生擅长文科,因此觉得依靠大学来完成人生梦想,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且,那时的他当务之急是尽快挣钱,为父母减轻生活负担,并为兄弟创造成才的机会。所以,秦同千就跟着村里的伙伴,一起进入了最近的大城市——上海打工。
80年代,秦同千从浙江老家搭着12个小时的慢火车,先是来到了上海的老火车站北站,然后转乘一辆公交来到了这里的另一端——江湾镇五角场,然后去了当时室内最大的森林公园——共青国家森林公园。
接下来的时间里,秦同千从一名底层的打工仔做起,做景观工程。森林公园前身是苗圃和“五七干校”,也曾经关押着“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条件不好,既收押犯人,也有养猪场、养鸡场等牲畜养殖用地。
秦同千与同行的伙伴一起,把这里的养猪场简单清理之后,铺上干稻草和草席子,就是落脚生活的床了。
在这里,秦同千挖沟、堆土、挑土……虽然同样是干体力活,但是比在老家一天挣几毛钱的工分要好多了。一天能挣四五元,秦同千比较满意,但是没活儿干的时候,也是没有工分可拿的。
年,在这里干了4年之后,已经20岁的秦同千期待改变。
机会终于来了,秦同千遇到了一位假山造景的师傅,在他的引导下,秦同千开始承包工程,主要是承包园林绿化工程。当时,也有一些市政工程、煤气公司挖沟的小工程等工作。这些都是别人嫌苦嫌累的零碎小项目,但秦同千从来不拒绝,总是踏踏实实地做好。
慢慢地,和秦同千接触的人多了,找他的人也多了起来。秦同千从一个靠体力挣钱的打工仔,一跃成为了一个靠脑力和嘴巴子挣钱的包工头小老板。
然而,挣钱容易守钱难,秦同千好不容易开起来的小公司,因为吃了官司,而赔偿了30万元。在那时,30万元可是一个天文数字,也几乎是秦同千的所有财产。“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失败”,秦同千如是说。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秦同千并没有因此丧失斗志,他深刻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他一边拜师学习法律知识,一边拼命承接工程挣钱还债。
为了还债,秦同千吃了整整两年的盐菜白饭,也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裳。在业余时间,他还拼命读书开阔自己的眼界。
重大失败是秦同千人生的一次低谷,却也是他的一个新起点。秦同千不但在园林绿化的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把生意越做越大了。
收破门窗旧家具,开启古建筑收藏路
过去,园林绿化的利润主要是苗木采购价与售卖价之间的差价。如果苗木收购的成本比较低,那么利润空间会相对较大。秦同千为了挣到更多的钱,尽快还债,他跑过江南地区很多偏僻的村落、山区,只是为了寻找更加便宜低价的苗木。
在寻找的过程当中,秦同千接触到了年少时挥之不去、久念不忘的东西——古家具、古花窗、古村落、古建筑……
这些总是让秦同千连流忘返,难以割舍。
奋斗了好多年,秦同千终于有了一些余钱,他可以投入自己的爱好当中去了。他把自己通过园林绿化工程挣来的钱,都用来购买这些破旧、零散的老房子了,从此,他走上了一条被称为“收破烂”的道路。
从此,出远门成为了他最开心的事情,他一路买、一路收藏,到处搜罗着这些没人要的破旧老房子。
在安徽碰到一个石雕门楼,秦同千跑过去看了。据说是乾隆年间的东西,可惜房子已经倒掉了,就只剩下了这个门楼。当时主人一口价开了15万,秦同千没有下定决心买。
可是回去了之后,秦同千也老惦记着,十多年过去了,这门楼的价格一路上涨,秦同千也一直跟主人谈不拢价格。但最终还是抵不住喜欢,秦同千最终买了下来,花了万。
有一年过春节,秦同千又听说安徽有几栋老建筑准备拆除,秦同千着急,正月初二就去了安徽探访。
当地有个习俗,客人在正月初二进门是要吃4个水煮蛋讨彩头的,可是浙江人过年是不吃鸡蛋的,因为怕捣蛋。秦同千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为了房子,在初二的上午跑了4户人家,吃了16个水煮蛋。
还有一年冬天,秦同千又听说黄山附近有4栋长期废弃的老房子,秦同千又连续开车3个小时前去。好不容易快到目的地了,却发现山脚不通车,秦同千只好在天寒地冻中爬行2个多小时上山才抵达目的地。
秦同千收购的房子是“化整为零”的,即每收购一栋房子,都要拍照、测绘、编号、分拆……不能住不说,而且还难以保存,因为老房子的木头很容易受潮、蛀虫、腐朽。
然而,他还是这样乐呵呵地跑来跑去,肚子饿了就随便泡一个方便面充饥,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图什么。秦同千的妻子说他“收破烂”,女儿说他“老古董”。
租来数个大仓库,专藏古建筑旧部件
17年以来,秦同千经过一路买买买,一共收了多栋老建筑,1万多件配套的建筑构件等等。秦同千这些老建筑加上公司资产,一共有身家7个亿,俨然一个富豪了。
然而,秦同千却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搞生意上。他还在思考,收藏了这么多老建筑,如何保存和安放呢?
秦同千为此租了老家浙江绍兴的几个仓库来存储,其中还包括一处废弃的中学。这些仓库加起来,面积和规模可达上万平米!
以老家浙江上虞的仓库为例,室内室外到处堆满了破旧老房子的石雕部件和器物,如同圆明园的废墟一样,每次来参观库房的人都会的大吃一惊。这些分门别类的堆放物有石柱、门墩、石狮、拴马桩、马槽、柱础、门楼、牌楼、鱼缸等等,数不胜数,漫山遍野。
仓库内是摆放有序的建筑部件和古旧家具。看上去密密麻麻,参观者也都只能侧身走过。室内,仅仅是雕花木床就有一百多张,大部分木床做工精致,手艺考究。这其中,也有一些损坏严重,亟待修复的。
其中的一间仓房还放置了大大小小几百块牌匾,这些牌匾以御赐为主,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区。主要以安徽、福建、江西、山西、陕西等地为主。
除此之外,仓房室外的路边还有一排排大水缸。秦同千也收了不少。但其中一个缸子比较奇特,因为它四周画了几个打坐的和尚。经过询问专家之后,秦同千才知道,原来这个是寺庙专用的大缸子。
这种是大肚收口的缸子,不仅仅有缸还有盖子。高僧坐化后,将遗体盘腿安放在缸里,再往里面填充木炭、石灰等东西,改善盖子密封。多年之后再打开,如果肉身未腐,则塑为真身菩萨。
秦同千连这些老物件都收进来了,可见他是何等地喜欢,何等地“不择手段”。
这些老房子在“化整为零”之前,其原来的风貌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些老房子,有的墙体早已经坍塌,有的梁柱倾斜,有的甚至只有残破的半间屋子。而这些都是散落在民间各地古建筑的现状。
这些满目疮痍的建筑残片,就像一道道裸露的伤口;一扇扇破败的门窗也仿佛一张张空洞的嘴,无力诉说着传统文化在时代喧嚣中沉默凋零的绝望。
“每个晚上我都会思考,人活着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我们的祖先,曾经有那么辉煌的文化,现在已陨落得七零八落了。……我们这一代,六零后、七零后,不能没有使命感啊!说重了,如果我们在如何为人、为家、为国上不能继承和发扬祖先之珍宝,中国文化就断裂了!”秦同千说。
成立修复性工厂,保存老楼修旧如旧
房子是收来了,但问题也来了。一是这些老房子如何重建?在哪里重建?二是成本不知多少?因为仓房里的大多数东西在收来的时候早已破败不堪,如果要修复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精力。
三是,这些老建筑的构造工艺都比较老旧、传统,很多工艺早已流失,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修复呢?
这些年来,收藏所需要的运输仓储费用,小到仓房的防火安全,秦同千花费在老建筑运输、保养、修复等方面的钱,要远远大于当时的购买成本。
然而,尽管如此,秦同千觉得守护古建筑是他的责任,难以割舍。“对我来说老房子就像我的孩子,又怎么会对它们计算养育成本?”秦同千如是说。
其实,秦同千多年以来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这些古建筑的出路。他想这些古建筑可持续发展,能够一直保障其未来生命力。
“活态保护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保护古建筑的最佳方法,因此这也成为了秦同千的理论指导之一。这个方法要求古建筑投入实际使用,通过河这样避免房屋潮湿发霉、倾斜倒塌、蚁蚀虫咬等。
为此,秦同千在仓房里成立了修复性工厂。并从全国各地聘请了多为工匠,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修复。工匠不仅不能催活儿,还要包吃包住,每天支付不少于元的工资。
后来,很多人都知道了秦同千收购古建筑,想要给出高于当初收购价几十倍的价格来买古宅,但是秦同千都直接拒绝了。秦同千当时是因为喜欢才买的,他舍不得这些“宝贝”。
为了保存老楼,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秦同千还找来了阮仪三(古建筑保护专家)到现场指点。阮仪三是同济大学的教授,是主张“原址保护”的强硬派,著名的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周庄等名城古镇都因为他的努力、推动与主张而得以保存。
但当阮仪三看到秦同千工地上的几百个工匠在架子上修建古屋时,他都惊呆了。阮老先生对秦同千大加赞赏,秦同千能做到原工艺、原结构、原材料、原式样的异地修复造,确实不容易。
阮仪三终究是默许了,到处跑动去指导,秦同千也会认真聆听。如果房子是清朝中后期的,而某个零部件是清朝早期的。
秦同千会把装错的部件拆掉,再去仓房找匹配的部件对上。而如果库房没有,那么就去市场上搜寻、购买。如果市场上还是没有,那就去找人用相同的木料给修复上去。
买地重建古建筑,建造体验性的酒店
为了让这些古建筑真正“活”起来,秦同千购买了浙江会稽山和上海青浦区朱家角的两块地皮,重建古建筑。
秦同千做酒店的初衷也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居住,才能让让人真正体验古建筑和传统文化。
年,浙江会稽山的“品臻园”初步落成,用地面积一共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则占据了8万7千多平方米。这里依山傍水,大大小小坐落着50多栋移建的百年老建筑。
会稽山脚下的“品臻园”占据了若耶溪的两个山谷,被溪流和山谷分割而成“Y”字型。如果开车进去,则仿佛进入了一个满目苍翠的卷画之中。凡是好古者,都知道“会稽山”、“若耶溪”,到了这些地方,要是想要不发思古之幽情也难。
这些古建筑包括祠堂、古戏台、大型民居建筑等,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气势非凡,青黑的瓦、雪白的墙壁,让人眼前一亮。
与一些大型建筑有一溪之隔的,是在更高处的几十栋小房子,这些小房子主要是福建一带的单层老式民宅,或者具有南方特色的一些民居,每个小民居都在一百多平方米左右,都有独立的小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树木掩映。
而大祠堂等一些地方,则是公共活动空间,里面会有各式中西餐厅、图书馆、会所、西院、药房、太极健身馆等设施。
而另一处的上海青浦区朱家角的园子里,则有相向而立的明代五凤楼和清末古戏台,此外还有各种雕花楼、祠堂、官厅等50多栋明清古宅。
近年来,秦同千及其旗下的秦森企业守护古建筑终于有了不少结果,不但获奖不少,还引得参访者络绎不绝。
年12月,秦森企业凭借“传承·融合·新生——文化新商业”的案例参加了“年旅游集团融合创新发展案例”的比赛,并闯进十强,获得了案例入选资格。这是秦同千及其企业三十多年来,坚持以“匠人精神”创新利用古建筑,活态保存古建筑的结果。
年3月,河南省开封市的市委书记高建军带领队伍参观了秦同千及其旗下的秦森企业。
高建军在秦同千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绍兴会稽山的“品臻园”、兰亭安麓,以及公司旗下的古建筑研发中心,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的“品臻园”项目。二者就古城区保护、城市更新等发展经验达成广泛的合作共识。
年8月,秦同千又带领他的企业与兄弟房地产企业“大华集团”签约了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了战略协作,大华集团在城市更新方面拥有建设、开发、运营等优势;
而秦森集团在古建筑、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成为合作伙伴。秦同千也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
结语
谁能想到,这些依山而筑,傍水而居的雕梁画栋,竟然全部来自一个人的收藏,而且是多年如一日的收藏。如果不是秦同千那一如既往的坚持,很难守得云开见月明。
正如秦同千所说,他走的是条披荆斩棘的道路,但是多年过去了,虽然纠结,但很满足。
参考文献
[1]齐安.活态保护用“情怀”缔造古建王国[J].科学之友(上半月),.
[2]钟鸣.五凤楼·黑白影像[J].新民周刊,(20):1.
[3]章阳.古建筑收藏的"疯子"--专访秦森企业总裁秦同千[J].汽车与社会,.
[4]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编著.故园有此生秦森古建筑保护实录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