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后晋墓发掘报告问世山西新闻网

本报4月11日讯(记者孙轶琼)日前,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了文物发掘简报,介绍了该所发掘的一座后晋墓葬的发掘情况。据了解,此墓葬名为“王氏小娘子墓”,挖掘时保存情况完整,时代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是迄今为止太原发现的唯一一座后晋墓葬,其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配合基建,王氏小娘子墓最早发掘于年9月。它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村,西依悬瓮山,南面毗邻晋祠,北3公里处,是春秋至五代时期的晋阳城遗址。墓道南宽北窄,近墓壁处向东折出形成外封门,墓门砖砌拱券门,单券,与外封门等宽,高1.44米、厚0.34米。此墓葬为单室墓,墓室青砖砌筑,直壁混合使用条砖平砌和方砖立砌,顶壁用条砖向上叠涩收起成穹隆状。墓顶下悬一铁钩,考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纺织物的残留,考虑墓室内原来应该悬挂有帷帐。从墓室内构上看为仿木结构,内有砖雕彩绘,在四周砌有6根红色柱子,立柱和柱头铺作将墓壁分隔成6部分,除南壁外,其余5壁都有门窗。3个较大壁面设置了仿木格子门,还用红黑等颜色绘制了直方棂条,看起来非常雅致。

值得一提的是,此墓葬内除了出土有陶、瓷、银、漆器等随葬器物外,在墓主人木棺下面,有一块正方形腰坑,坑内埋着一块方形的青石。腰坑是什么?据了解,腰坑墓葬葬俗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地区的商和西周非常盛行,指在墓底中央墓主人腰部下方的位置专门挖一个小坑,坑内可以殉牲或者殉葬一些物件,有时候较为高级的墓葬腰坑内,还有殉人的情况。考古工作人员表示,“在此墓葬腰坑中出土的五孔青石,曾在太原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中也发现过相同的凿有五孔的青石,而洛阳北郊邙山M、M唐墓,与王氏小娘子墓在腰坑、石盒和墓志铭文方面几近相同。所以此墓葬腰坑石盒既是墓志志石,又起到镇墓避邪作用。”

墓志的留存,对于研究此墓葬以及墓主人的生平提供了有利的信息。此墓葬墓志中写道,墓主人为王氏小娘子,葬于后晋天福二年(年)。何为小娘子?“小娘子在后晋时代指的就是少女,可以用来称呼他人之女或称自己的女儿,也可以称年轻妇人为小娘子,第三是指妾,这两种称谓在明清小说里也多有沿用。”工作人员说。

迄今为止,这是太原市发现的唯一一座后晋墓葬,而墓室内的一切都带着“神秘感”和厚重的历史信息,传达着在后晋年代遗留的文化遗存和现象。考古人员分析道,如果从墓主人丧葬的年代来看,就是后晋代后唐的第二年,正值王朝更替的剧变期,而此墓葬形制表现了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墓室底面近圆形,界于唐代盛行的方形墓和宋代多边形墓葬之间。北朝、隋唐时期惯用的床脚壸门装饰,此墓仍在沿用。此墓砖作铺作、格子门和直棂窗,开启了宋金墓葬砖仿木结构的先河;如果从出土器物和墓室装饰来看,兼具佛教和道教两种风格,陶塔式罐和棺床脚的壸门装饰为佛教惯用,而棺床腰坑及墓志铭文,则具有道教文化色彩。

一座墓,交错着多种时代特点和文化信息,实属难得,为考古人员研究唐五代时期墓葬提供了实物佐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