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的158座明清老戏台董狐笔

平遥明清戏台建筑类型及其构造特征考

引言

戏台,或名舞榭、乐台、乐楼。戏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由筒单的夯土台到砖木建筑固定场所;由演出时搭建临时顶棚到用于“舞”与“乐”的“亭”和“楼;从四面观到三面观,进而一面观;由简陋随宜到复杂、豪华,再到看台、戏房等附属设施的出现,直至现代化的封闭剧院,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精神享受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文物古迹众多,经近年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县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计处,戏台作为寺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有大量遗存,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笔者仅就平遥明清戏台建筑类型及其构造特点做一小考。

一、平遥现存明清戏台资源调查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地处华北黄土高原东沿的山西省太原盆地西南部。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阔的平川,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1摄氏度,降水量毫米。

明代成化版《山西通志》载:“平遥县,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历史的长河在这陶唐故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现存的诸多古代建筑便是极好地例证:早自五代及宋金时期的寺宇庙堂,晚至民国年间的工业遗址,在平遥境内星罗棋布,尤其明清时代的历史建筑群,举目皆是。

平遥明清时期戏台分布示意图

清光绪八年版《平遥县志》称:平遥“土瘠民贫,勤俭质朴,有尧之遗风”。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邑人在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进而产生了多元的文化信仰。遍及平遥城乡大地的庵观寺院、俗神祠宇、天神庙堂是多元化信仰在建筑上的反映。早年间的人们或为祈福、或为禳灾、或者怀着感恩的心而酬神娱人是奉祀神灵与民俗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于是至少从元代以来,各类神庙前的戏台应运而生。平遥素有“无庙不成村,有庙必有台(戏台)”之说,而且一村多庙的也不在少数。

凭着平遥原有个自然村的史实,即使除去一些例外,在明清时期曾有的戏台绝不少于座。这一时期,戏台建造达到鼎盛,几乎村村有戏台。有不少村庄一村两台、三台,东泉、曹村、庞庄等村多达四座,段村竟达五座之多,实属罕见。一些地薄人稀,经济相对薄弱的山村小庄,即使无力创建大型戏台,也建有用于演出木偶皮影戏的单间小台。

东卜宜村先师庙戏台

据近期不完全调查统计,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毁坏,平遥县境目前尚存有明清戏台座(其中含灯影台5座),主要分布于县城东南丘陵、山区之乡村;已毀不存的余座,地处汾河边和汾河故道平川乡村地带,因水患频发多数没有保存下来(插图一)。

在现存的座明清戏台中,时代最早的戏台当数东卜宜村先师庙戏台,是平遥境内唯一的一所元末明初舞楼式戏台(照片1)。另外还存有明末清初戏台多座,典型代表有庞庄村普恩寺戏台、梁官村洪济寺戏台(照片2)、襄垣村慈胜寺戏台、马壁村结义庙戏台等(照片3)。

梁官村洪济寺戏台(明末清初)

其余戏台大多为清代遗构,创建于民国时期的戏台东安社关帝庙戏台、尹村二郎庙、梁村神棚戏台和解放初期的东良庄戏台基本延袭了清代风格。

这些古戏台虽然结构繁简不一,类型有别,各具风采,但它反映了戏曲文化在明清时期平遥地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反咉了广大民众对戏曲的爱好和心目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它见证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俗的状况,见证了戏曲文化、建筑文化发展繁荣的盛况,是平遥文化底蕴厚重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些古戏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淡化,存在数量也逐年减少。但它蕴含着历史变迁的印记和信息,毕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辉煌一时的文化艺术痕迹。一座座戏台建筑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对研究戏曲、戏场建筑等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3马壁村结义庙戏台(明末清初)

据笔者调查发现,现存古戏台大多闲置废弃,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的仅存墙壁。近年来,全县城乡仅有东卜宜、西赵村、襄垣村、横坡村、赵壁村、侯郭村、净化村、东庄等村的共计30多座戏台有过修缮,恢复了历史风貌。

二、平遥现存明清戏台类型划分

戏台的形成,经历了-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平遥戏台的建造多因地制宜,风格造型各具地域特色,别具一格,各有千秋。

县境内戏台按其形制、结构可大体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分布于县城及周边平川地区的砖木结构式;另一种是以城南和城东南山区、丘陵区为主的砖(石)拱窑加前廊式。

砖木结构式砖木结构式戏台筑于高1.5—2.2米左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3—4椽,多为双坡卷棚硬山顶和双坡硬山顶结构,也有少量悬山顶、重檐或单檐歇山顶者,双坡卷棚硬山顶或双坡硬山顶加卷棚歇山抱厦者以美化建筑立面形象。

后金柱间设木结构隔断,将舞台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名曰“前台”、“后台”,隔断两侧各设一门为前后台通道,俗称“上场门”和“下场门”。前台进深一般4.5—5.5米,顶部设天花及藻井,两山墙绘壁画;后台进深2.5—3米左右,后墙两次间设高窗,两山墙后部辟便门供演员上下。前台明间为表演区,两次间称“辅台”,置伴奏席位。这种戏台表演区空间较大,在平遥地区留存甚多。

县城城隍庙戏台县城财神庙戏台典型的砖木结构式戏台—西赵村观音庙戏

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造规格较高。装饰豪华的砖木结构式戏台多建在县城,如建在城隍庙的重檐歇山顶回廊式戏台,财神庙内全琉璃覆顶出歇山抱厦的过道式戏台及武庙内全琉璃歇山顶带抱厦檐下施斗拱的戏台都是砖木结构式戏台的上乘之作。

砖(石)拱窑加廊檐式县境内丘陵山区的古民居建筑,常采用锢窑形式。这种成熟的拱券技术往往沿用到庙堂等公众性建筑之中,诚然戏台也不例外。

砖(石)拱窑加前廊式戏台筑于高1.5—2.2米左右的砖砌或石砌台基上,台基上后部砖券或石券锢窑三间,平面呈“十字”型、“丰字”型,平屋顶,四周砌花格墙;前部出木结构廊檐,廊深1—2椽,亦为三开间,多为硬山顶结构,也有少量歇山顶者。明间窑洞中前部设木隔断,将舞台划分为“前台”与“后台”,隔断两侧各设一门为前后台“上场门”和“下场门”。前后台通进深一般为5.5—7.5米之间,前台顶部设天花,廊檐两山墙绘壁画;前台明间为表演区,两次间称“辅台”,设伴奏席位。砖拱窑加前廊式戏台的表演空间相对窄小,难以适应大型剧目和武打剧目的表演要求。

典型的窑洞带廊檐式戏台—任家庄龙王庙

远离县城、地处丘陵山区的农村,也不乏精美独特之作。如段村玉皇庙(河底庙)戏台、东安社关帝庙戏台就是典型的枕头窑加歇山厦檐的戏台。戏台除宽大的歇山顶表演区外,两侧筑有小巧玲珑的耳房可出入通行。其建筑造型壮观而不失精巧,美观而不失实用,可谓农村戏台之精品。

小胡村超山庙戏台、侯冀村关帝庙戏台后部枕头窑面阔五间,两梢间前后设六角窗可通风采光,宽敞的后台集住宿、化妆为一体,内设台阶可通窑顶,通外石槽可排放污水和方便小解,可谓功能齐全。前部歇山顶廊檐下台面宽阔,把豪华美观与坚固实用完美地融为一体。

段村玉皇庙(河底庙)戏台东安社关帝庙戏台侯冀关帝庙戏台

戏台作为神庙建筑中的组成部分,按其所处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坐落于庙堂内外的独立式戏台;另一种是与山门结合在一起的山门式戏台。

独立式戏台这种戏台多建于神庙外中轴线上,与神庙相对,台前留有宽阔的戏场能够满足大量观众欣赏表演,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场地用于建设,在现存的戏台中,此种形式占多数;也有少量戏台建于神庙内,此种布局形式主要由于地形条件所限,如圪塔村三教庙戏台、南岭村狐神庙戏台即属此类。

砖木结构式

山门式戏台山门式戏台即戏台横跨于庙宇的山门上方,人流从戏台下方穿过。此种结构形式把戏台连为庙宇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神庙都直接利用戏台来构建庙中的一重院落,即利用戏台和看楼或厢房的连接来分隔庙中空间,增加了庙院的层次。此种布局形式也多见于乡间俗神庙中,如杜村关帝庙戏台、梁家滩关帝庙戏台即属此种类型。

以上所述戏台类型均为酬神戏台,另外本县尚存有少量专供演出灯影、木偶戏的小型戏台,名为灯影台。此类戏台多见于人口不多的山庄小村中和宗族祠堂对面,台基高度一般在1米左右,面宽、进深各一间,双坡硬山顶,正面设大窗口,山墙辟小便门,装修简朴,造型秀丽。如希贤村灯影台、西泉村赵氏祠堂前的灯影台、龙跃村雷家堡雷家祠堂和横坡村张氏祠堂前的灯影台、遮胡村霍氏祠堂前的灯影台都是此类戏台的典型代表。

遮胡村霍氏宗祠灯影台庞庄村狼神庙灯影台

三、平遥现存明清戏台构造特点

戏台的形成,经历了-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漫长的犮展演变过程中,平遥现存明清不同类型的戏台其建筑构造、内部装修各有特点。从建筑框架到其细部装饰以及戏曲表演模式中无不体现君臣、父子、文武尊卑的封建伦理观念。

上下场门的“出将”、“入相”,左文场、右武场,演员文武站班、主宾坐次、长幼排序以及山墙壁画“左青龙,右白虎”无不饱含着中国传統的儒家礼制文化的内容,体现了“礼”与“乐”的完美结合。

平遥现存明清戏台不论砖木结构式或是砖(石)拱窑加廊檐式,其构造特点主要体现在台基的形式多样;普遍采用移柱造;注重砖木石雕装修装饰等以下几个方面:

台基类型台基平面多呈长方形,少量为凸字形。其特点是:其一,多采用高台基;其二,更多地采用“空台基”的形式。一般传统建筑中的台基,用砖、石实心砌筑。而戏台往往和山门结合而建,台基中设置山门,就更多的采用架空的台基。平遥明清戏台台基形式有多种。笔者兹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即实台基和空台基。空台基中,又有拱券式、覆板式、腔体式三种形式。

台基类型

(1)实台基

丘陵山区实台基多用砖石砌筑。平川地区大部分戏台在砖砌台基的台明边沿和抱角仍用条石压沿。

(2)空台基

对于戏台来说,台基的形式极其丰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戏台下常设入口。这样,戏台的台基不仅仅是建筑的底座,同时还要考虑人的通行。这类戏台的台基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拱券式山门式戏台台基,常常用砖或石砌成拱券的形式。券洞一般就是寺庙、宗祠的出入口。用拱券作为台基,其优点是充分发挥了砖和石抗压性强的材料特性,节省了建筑材料,满足了设置出入口的要求。

覆板式更多的山门式戏台在台基中间留通道,上面覆盖木板,作为台基,出入口在立面上呈方形。其优点主要是施工简便。

腔体式四周砌矮墙,前后留有门洞,上覆以板材。其特点是用台基的矮墙承重,节省材料,增强回声音响效果。如照四角村双庙戏台即属此型。

构架体系平遥明清时期砖木结构式戏台,多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双坡卷棚硬山顶结构,四架梁对后撘牵,通檐用两柱,前檐采用移柱造,柱间施跨海枋,上坐斗拱承四架梁头。明间面宽5—6米,为表演区。两次间1.8—2.5米,为伴奏区。后金柱间设木隔断,将舞台划分为“前台”、“后台”两部分,隔断两侧各设“上场门”和“下场门”。

砖木结构式三开间戏台梁架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普遍地采用移柱造。即将前檐平柱移向两侧,上施跨海枋承托四(五)架梁,形成移柱造。采用移柱造作法扩大了表演区的面积。

希尧村众神庙戏台硬山顶前伸出卷棚歇山顶包厦,两侧为八字影壁,其造型美观别致,亦为平遥戏台之精品。

平遥东卜宜村先师庙戏楼是一座面阔、进深各三间的重檐歇山顶舞楼形制的建筑。戏台台基高出地面一点五六米,通宽十点九米,进深九点四米。台身三面砌墙,墙外回廊环绕,廊柱十二根,廊深一点五八米,台前出歇山抱厦,山花向前,柱吊垂莲,回廊自左右围拢,矮栏杆装点,台面呈“凸”字形,三面敞开。

台身四周立檐柱十二根,素面覆盆柱础,檐柱上承额枋梁架,上施梯形驼峰以承平梁,平梁上施矮柱托起脊槫,顶部灰瓦覆盖,墙外回廊,下铺楼板,上施单坡瓦顶,与主体结构联为一体,形成了多层次丁字形歇山顶。在戏台的后墙上,里外皆有仿木构式砖雕,形似影壁。该台创建年代不详,是平遥地区元明时期戏台建筑的经典之作。

窑洞带廊檐式戏台则是成熟的券洞技术与经济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其最大的特点是经济、坚固、实用。

戏台虽在庙宇建筑群中处从属地位,但在人们心目中却位置极高,故不少戏台台口配置有护板,演出时开启,演毕密封,免遭风吹日晒和鼠雀之害。

屋顶形式最常见的多为双坡卷棚硬山顶和双坡硬山顶,顶部一般为青瓦覆盖,也有少量悬山顶和前出歇山抱厦者,重檐歇山顶式的戏台为数极少。双坡卷棚硬山顶的大量运用是平遥现存明清戏台屋顶形式的重要特征,该屋顶形式造型活泼秀丽,有别于神庙建筑的庄重严肃,使观众的心理更加放松,同时相对降低了总体高度,避免了戏台建筑对庙宇建筑主体地位的抗衡。

隔断装修明初,戏台前后台的区分建筑化,开始主要采用木制隔扇屏风,当地称隔断。它们精雕细刻,精致美观。格扇窗一般四抹。隔断两侧设上下场门,隔断上部走马板上题书匾额,上下场门门额多书“出将”、“入相”两字,也有的戏台另悬匾额。

砖木结构式戏台隔断

隔断是戏台建筑中最具装饰的部分,同时也是最易损坏的构件。笔者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戏台的隔断已荡然无存,只能从柱上的榫卯溯其踪迹。

有的戏台则将隔断的凹向后台,这样优化了前台的形状,扩大了表演区域的面积,上下场门位于斜向面上,不直接面向观众。

窑洞带廊檐式戏台隔断

音响处理明清戏台在建筑时更加注意它的音响效果,采取了许多不同的措施来进行试验,例如许多戏台在台口处添置八字影壁,使声音通过它的喇叭口作用尽可能地向前方扩散;如利用拱洞的回声原理,把后台砌成窑洞形;又如在台基中埋置大瓮、山墙、后墙安装瓦罐,形成空洞效果,以增加回声,增强声音共鸣;戏台顶部的天花藻井也日趋精致细密,以保证拢音;用四合院式建筑把剧声的四周空间封闭起来,也是一种聚拢声音和增添回音效果的方法。县城财神庙戏台、武庙戏台都是很好的例证。

砖木石雕平遥明清戏台不论哪种建筑模式,也无论城乡,皆在砖、木、石雕工艺上不惜重金延请名师,耗工费时,精雕细刻。增加了戏台的娱乐性和装饰性,观众一进场,容易被其艺术氛围所感染。

砖雕工艺主要体现在部分台口带八字影壁的戏台上,台口设置的八字影壁墙,自须弥座而壁心直至仿木构墙帽,通身采用砖雕构件,装饰华丽,扩大了戏台的体量,使其显得更加秀丽壮观。县境东北乡村靠近祁县,历史上受太原府建筑风格影响,特别注重两边山墙墀头装饰。该墀头为缕空做法,砖雕雄狮、麒麟、八宝、花卉等图案,其造型逼真,活灵活现,大有呼之欲出之势。与祁县并不邻近的梁家滩村关帝庙戏台,山墙墀头除正面雕刻寓意吉祥的麒麟八宝图外,两侧分别刻“歌”、“舞”、“楼”、“阁”四字,造形精致、独特,是为特例。

木雕工艺在戏台建筑中从梁柱到隔断、从斗拱荷叶到雀替挂落、从整体到细部随处可见。婴溪村三教庙戏台、南石渠村关帝庙戏台、西赵村观音庙戏台台口镂空木雕雀替、挂落,其刀法精堪细腻,所刻人物花卉、龙凤狮虎,形态传神逼真。一些戏台将檐下斗拱、昂首、耍头等刻成龙、凤、象头等的变体,追求极力装饰性。

石雕工艺主要体现在前檐柱石柱础上,平遥戏台柱础皆由古镜式础石和覆盆石上下两部分构成,础石表面大都高浮雕人物故事、动物花卉等富有内涵寓意的吉祥图案。东安社关帝庙戏台的柱础雕有三组立体图案,麒麟送子、双狮戏球、白鹤戏松,造型栩栩如生,形象迫真。特别是糼狮戏耍形态;或昂首扬蹄,或戏闹翻滚。母狮则慈目相望,竭尽母爱之态。皆精雕细镂,精妙绝伦,其细微之处又皆匠心独运,风格迴异,各具精妙。

值得一提还有梁赵村关岳庙戏台,南姚村、北姚村的关帝庙戏台,梁村神棚戏台前檐柱皆采用整块青条石制成,其断面为方形抹棱,正面浮雕楹联,把壮观大方和文化气息融为-体,在平遥星罗棋布的戏台中异彩独放。

壁画彩绘平遥现存明清戏台不独注重在构造、雕饰上,在壁画彩绘艺术上更注重礼乐文化氛围的营造。其书、画多系名师宿儒、文人墨客、地方政要之手笔。

戏台山墙内壁彩绘,多为左绘青龙施雨图,右为白虎登山图,或作中堂对联、条屏字画。安固村关帝庙戏台山墙壁画据说为傅山手笔,可惜被石灰涂盖。

东庄、东大阎村关帝庙戏台匾额、山墙书画皆出自清末拔贡、大书法家阎国祥之手,诚为书丹之精品。

戏台梁架多为露明造,几乎所有木构件都要油饰彩绘,尤其檐口部位往往采用沥粉贴金工艺,戏台前台明间上施天花,井格内同样彩绘,或动物花卉图案,或戏曲故事人物图案。身临台上仿佛进入艺术宫殿,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匾额楹联有戏台必有匾额楹联,这是平遥现存明清戏台的又一大特点。戏台附属装饰——匾额楹联给戏台冠以高雅的名称,并展现了娱乐和伦理教化的特殊功能。平遥明清戏台匾额楹联多为书法名家书写,内容丰富多彩,行草隶篆不拘一格,书法价值极高。

县城城隍庙戏台以“昭格楼”冠名,突出“礼”的重要和彰显道德伦理的功能;侯郭村娘娘庙戏台以“警世楼”冠名、西赵村关帝庙戏台以“警鉴楼”冠名、县城二郎庙戏台书“篆正乾坤”匾额,强调了教化的功能;梅槐头村以“和悦楼”冠名,县衙酂候庙匾额的“风雅台”突出了娱人的功能;彭坡头村关帝庙戏台则冠以“水镜台”,意在使忠贤奸侫,是非曲折在此暴露无遗,难逃众目睽睽之下;现存的南依涧神棚戏台匾额“大乐天坤”、南常堡真武庙戏台匾额“钧天雅奏”,财神庙戏台匾额“和声鸣世”及钦贤村慈云寺戏台匾额所题“协律和声”反映出人民对天人和谐的企盼;乔家山狐爷庙戏台所书“阳春白雪”,东大阎村关帝庙戏台所书“霓裳协奏”则赞颂了戏曲的美好、高雅;梁赵村关岳庙戏台的“海市蜃楼”匾额和不少戏台的上下场门门楣上悬挂的“镜花”、“水月”,“曲径”、“通幽”小匾额,把美好的愿望和现实的存在昭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匾额和楹联密不可分。平遥现存戏台楹联留存不多,从对仗韵律,内涵寓意不泛精品之作。赞颂戏曲文化艺朮之精妙的,如北姚村关帝庙戏台石柱镌刻:“武纬文经肖神时彷佛英光灏气;金声玉震入妙处依稀高山流水”。阐释戏台和戏曲表演特证的,如西赵村关帝庙戏台:“金鉴高悬秋月皎;霓裳轻和彩云飞”,南政娘娘庙戏台:“三五人千军万马;七八步走遍天下”,梁赵村关岳庙戏台:“假象传真情演古代之奇事;虚迹作实事谈历史之轶闻”,喜村关帝庙戏台:“虚迹谈实事莫闲看镜花水月;假相传真情须认就暮鼓晨钟”和钦贤村慈云寺戏台“世事皆空,勿将虚幻当实事;人情如戏,且把霓裳作真情”。短短数语,把世事与演戏的辨证关系诠释得十分透彻。

匾额楹联增強了戏台的文化内涵,戏台则使楹联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四、平遥现存明清戏台功能性质

平遥现存明清戏台以设在神庙前的酬神戏台为多,少数为祠堂敬祖戏台,即使纯粹为了娱乐也要冠冕堂皇地冠以敬神的名义,因此,纯以娱乐为目的的戏台尚未发现。神庙戏台在整体庙区建筑群中属从属地位。不论倒坐于庙内还是庙外,地位的从属就少了礼制的约束和严肃性,为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了宽松的空间。

关羽,被民间尊为忠、义、仁、勇的化身。平遥地区是明清两代晋商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关羽既是山西老乡,又是护佑商家的武财神,故平遥地区关帝庙最多,建于关帝庙前的戏台数量在全县戏台中最多。但也不乏有希冀风调雨顺的龙王庙戏台;企盼人丁兴旺的送子娘娘庙戏台以及保佑一方平安的真武庙戏台;还有富含地域特征的俗神庙戏台:如婴涧河流域的麓台庙戏台,惠济河流域的狐爷庙戏台,青沙村一带的青山爷庙戏台,源祠村的源神庙戏台和源神庙村的水母娘娘庙戏台。

最少见的是净化村的闫王殿戏台和庞庄村的狼神庙灯影台,在县境内独一无二。总之,各村各取所需,各有所敬,以报其恩。有的山区小村,如下汪村、婴溪村因财薄人稀,干脆建成三教合一的三教庙,不论哪路神仙一并奉祀献戏,都不得罪。

除酬神献戏外,平遥地区尚有几种不定时的演出。如庙宇落成、新塑神像或庙宇重修竣工、神像重新描金彩绘所献的“开光戏”;商家庆祝店铺开张或新年开业的“开市戏”、“添仓戏”;向龙神、雨神祈求风调雨顺的“许愿戏”;乞求人丁兴旺、求财祈福或为官司胜讼、得病康复的“还愿戏”;为送瘟、驱蝗、禳狼祈求平安的“送瘟戏。”

除神庙戏台外,尚有敬祖的祠堂戏台,可见戏剧演出不仅是为了酬神,而且也在于体现注重敬祖的美德。也充分反映出平遥人民把戏曲的喜爱与儒家孝文化紧密地融为-体,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

结语

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热衷于庙宇及戏台文化遗产的保护,或呼吁、或募捐、或解囊,使不少古戏台得以修缮、重生延年,再现了昔日的辉煌。这些古戏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特有的艺术瑰宝,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人文资源。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必将越来越体现出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地方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高科技的普及,使得人民文化生活多元化,戏曲文化不再是主流的精神享受,古戏台的功用逐渐在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许多改作它用或者废弃。有的破败不堪,几近坍塌而将成为遗迹。总体上看其数量逐惭减少。我们虽无法留住历史,但我们不能不留住昨日的辉煌及其文脉,而不应仅仅停留在为这些文物建筑的美妙绝伦的砖、木、石雕工艺,书法、绘画艺术而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总之,至今尚存的明清古戏台不仅是研究平遥戏剧演变历史、传统建筑艺术、地域民俗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实物例证,更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她从一个侧面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进程。故此如何全面系统地科学保护并合理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珍贵文化遗产是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薛林平王季卿著《山西传统戏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廖奔著《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郝汝春著《平遥古戏台》,北岳文艺出版社,.

专业指导

吴锐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总工、研究馆员。

本文作者:赵鹏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