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七彩早餐初见古城,又见平遥

带着家人出行,特意选择人不多且能有所历史的地方,选择到平遥古城转转。山西平遥古城,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地方,至今已经有余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古城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提前预定了古城里的客栈,也没有所谓的攻略,就是想着住进来随便溜达溜达就好。到了古城,看着厚重感的城墙,看着保存很好的历史建筑,看着和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平房类似的模样,一下子就把自己小时候的记忆拉了回来。了解一座城,要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想着带老人孩子看看王潮歌导演的《又见平遥》。去售票点买票才知道要提前一天预定,当天晚上7点的场次已经没票了,在古城里又走了三个售票点同样没票,不甘心的我想着去演出现场售票处碰碰运气,顶着36度的大太阳走了2公里到了演出现场售票处,还真是好运,买到了晚上7点场的票,这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又见平遥》是实景演艺项目,观众没有座位,就是完全站在实景中跟随着演员和场景边走边看,就像置身古城一样,既是观众,又是演出的参与者,对于故事的感知有很强的带入感。《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换得王家血脉得以延续。通过《又见平遥》看到的是故事,感受到的是平遥的人文和精神。生命传承非常不易,也能更加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根认祖。今日我们能够舒服的活着或许就是我们的祖辈不惜生命、历经万难才让血脉得以延续传承。为了生计、为了家人或许我们的祖先有过迁徙,曾经的祖辈又生活在哪里呢?他们又有怎样的心愿是希望后辈来完成的呢?想到了一句话,或许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哪里,但我们一定会成为我们后代的祖先,那就好好的活出个祖先的样子来。饮食文化是我们与祖先族人连接的最好方式,到了山西,醋和面食一定是随处可见的,也是山西人百吃不厌的。在《又见平遥》最后一个章节当数十位演员共同在面案前挥洒着白面、细细感受品味着白面的时候彻底的让我内心震撼,一下子我意识到饮食习惯不仅是习惯,而是我们能够记住自己、记住祖先的最好方式。中国人,不论走到世界哪里,吃的最舒服的一定是中餐。看完演出走出来,儿子和我说了两句话:爸爸,今天我看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出,我们今天的晚餐就去吃一碗刀削面吧。听完这两句话,我就想今天这演出看的太值了。看完《又见平遥》,就会有几个问题会伴随着自己未来的日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做什么的?他们在哪里?我的祖先又有着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我该为我的后代做点什么......柱子(.07.26)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