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唐代李爱客墓考古资料:出土的墓志铭文佐证了现存的明清平遥古城是在唐代平遥城基础上修建的。结合志文“迁窆于平遥/城东三里新茔”,从平遥古城东城墙到李爱客墓直线距离约2.3公里,可推知唐代平遥城的位置与现今平遥古城的位置有重合,史籍记载与文物普查、考古发现基本吻合,佐证了明清平遥古城是在唐代平遥城基础上修建的,不仅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建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对认识唐朝地方行政区划、府兵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平遥闫良唐墓墓葬位置图李爱客墓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闫良村,东南约米处,西距平遥古城东城墙直线距离2.3公里,北临京陵遗址3公里,东接京昆高速3.8公里。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平遥县文物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竖穴土圹墓道单砖室墓,平面呈“甲”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出土器物共计4件,包括铜钱1枚,白瓷碗1、陶壶1件,石墓志1合。李爱客墓出土墓志墓志盖为正方形,顶作盝顶,顶面以阴刻双线分为棋格状,中部阴刻篆书“李君墓志”两行四字,刹面阴刻十二生肖图案,南面中间为鼠相,呈顺时针排列,盝顶边长39厘米、盖边长47厘米、厚9厘米。墓志志石呈正方形,边长51厘米,厚7厘米。志文20行,满行28字,共字,行、草相结合。据志文记载,墓主为李爱客及夫人扶风马氏。爱客,字让,祖籍博陵,史无传。生于武周大足元年,亡于代宗大历十一年。祖父李恒,定州长史;父李珪,上党府折冲。安史乱起,墓主因扼守飞狐陉有功,特被授予四门府左果毅都尉。夫人生卒年不详,但晚于墓主去世。有嗣子李庭俊为左武卫将军,次子李广清,于某年(墓志字已不辨)正月十四日将父母迁葬于平遥县城东三里的新茔。出土的陶壶、白瓷碗据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陈海波介绍,从墓志来看,该家主要以门荫入仕,以军功起家。志文提及博陵、定州、上党府、四门府左果毅、渔阳、安史之乱等信息,对认识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府兵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陈海波认为,该墓虽为夫妻迁葬墓,但其建造年代应相去不远,属中唐时期。该墓葬的发现为晋中地区唐墓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年代标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建斌)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建斌责编:王远方编辑:吴亚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