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邀您共享晋商故事西部文明播报

早期白癜风治好的方法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26/6126358.html

前记

作为非职业旅游博主,我一直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家乡——平遥古城的旅游业宣传尽绵薄之力。

萌生这个想法后,便付诸行动,经历几年的积累,我已拍摄了大量图片,构思好了文字框架,闲暇时开始着手整理资料。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平遥古城的美,实在太丰富,以往过于低估了它,我决定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几个地方,带大家感受平遥古城的魅力。

平遥,提到这个名字,内心还是会泛起波澜,这个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是否值得我花如此篇幅专门安利?稍安,勿燥,请跑上一杯龙井,听着《桃花开,杏花白》,容我把“平遥”的历史画卷慢慢铺展开。

和熏之风——迎薰们也叫南门

想要了解平遥,就得进入古城,想要进入古城,就得过第一道门——迎薰门。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所以叫“迎熏门”。

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很独特,一般古城有四个城门,而平遥古城却不同,它有六个门。站在城墙上鸟瞰平遥古城,会发现它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因此民间故有“龟城”之说。

迎薰门也叫南门,南门之外,古有中都河水蜿蜒而过,从而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攸建,以此为用”的感慨。加上乌龟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龟城”之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因此“龟城”寓意固着金汤,长治久安。

穿过城门的时候,会发现在这儿有两道深深的车轮印。据说古时的平遥古城镖局业很发达,押送的货物非常多,久而久之便有了如此深的印子。这两道深深的车轮印,便是平遥古城经济发达的表现。

到平遥古城游玩,城墙是不得不逛的。我们来到城墙之上,可以将古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平遥古城的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为夯土城垣。在明洪武三年(年)时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约为六点四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在城墙之上,屹立着迷人的城楼,平遥古城的城楼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可登高瞭望,战时为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如今漫步于城墙之上,没有战火硝烟,有的只是当地人安逸的生活气息,以及游人悠闲自在的身影。时光在这里,显得特别的幽静,边走边看,细细地聆听城墙以及整座古城的历史,你便会发现,平遥,是如此的迷人。

傍晚时,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归巢,绕楼飞鸣,啾啾之声不绝于耳。于是钟声、铃声、燕鸣声,三种不同的声音混合为一曲动听的天籁,就着落日余晖,让人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儒家思想——文化发源地文庙

平遥文庙供奉的是文曲星,文庙是闻名遐迩的平遥一中旧址,平遥一中那可是有悠久历史的一所中学,高材生无数,因此也引得游人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许愿,这里还有鲤鱼跳龙门。

那天为了想让自己也能更上一层楼,我门也想来个鲤鱼跳龙门,。

不过我有兴趣的是经楼里面收藏的那张全国唯一的状元试卷,据说我国曾经产生过多个状元,但是这些试卷都被历代官员密藏收归国库,至今下落不明。

这里展出的绝无仅有的这张试卷是状元本人做官做到礼部侍郎的时候走后门偷出来,作为自己的私藏品,这才保留到了今天。卷宽约50里面,长2.1米,从头到位用蝇头小楷书写,没有一处涂改或者墨迹,有些用的非常精妙的动词被各级考官做了红笔的圈注,最后由当时明朝的一任皇帝亲笔题下“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可谓价值连城~~让我们大饱眼福,看来这状元还真不是一般难考啊!

明镜高悬——古县衙是城中保障

“天下衙门朝南开”,平遥县衙也不例外。县衙坐北朝南,总共占地平方米,是平遥最大的景点,建筑布局依照封建礼制,中轴对称,左文右武,前朝后寝。

县衙大门外隔道相对原有一照壁,本系民俗所建,所以照壁以南称为“照壁南街”。

县衙大门外的右侧便是“申明亭”,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民事调解处。凡民间婚姻、田产、地基、斗殴等纠纷,须先在申明亭里调解,调解无效者,才可以击鼓。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顾名思义便是“礼仪之门”,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是一座强化礼制的建筑物。自古就有一个礼仪之邦,按照儒家伦理,社会各阶层的人各有自己的位置,礼制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在衙署中出入门庭也必须遵循“礼制”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可以打开,以示隆重。仪门两侧有东西两个角门,东为上首,所以东角门称为”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常出入的,而西角门则称为”鬼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提审人犯,才开。

平遥古城的古县衙大堂前,游客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表演,一位“县令”操着抑扬顿挫的北方音腔升堂断案,“和谐社会”、“双规”等现代热词不时“穿越”到表演现场,引得围观群众哄然大笑。那干练睿智的断案技巧,令人为之叹服。尽管这样的情节时常变换,但清政为民、惩恶扬善却是每场表演不变的主题。

人间烟火——南大街的金井市楼

南大街是平遥城内明清建筑保存最多的一条商业街,沿街两旁店铺密布,出售各种工艺制品。铺面大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走在这条街上,彷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所以南大街也叫明清街。

南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这座市楼。南大街北段这块地放,在远古时代是古陶城市市民交易物品的市场,所以此楼叫市楼。市楼东南脚下有水井一眼,相传水井内水色如金,因而市楼又叫金井楼。

市楼是古代平遥十二景之一。但是却不知道,市楼是何时修缮的。

这座三檐山顶的古老楼宇高18.5米,是城内最高建筑,底层面阔和井深都是。

民族骄傲——又见平遥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前所未有的演出

这是一次真真实实有着穿越感觉的穿越故事

这好像不仅仅是一场演出

更多时候就像是

亲身经历着的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

不管是镖师出征前的洗浴,还是灵魂回家的震撼,又或者是踏上沙俄时的不舍,还有赵家选妻时妻子的“肺腑之言”……无一不震撼着,无一不被感动着。

名同兴公镖师前去沙俄,只为了保回票号王掌柜家的唯一血脉,七年过去了,赵东家本人连同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真的穿越回很多很多年前,那个真实的故事,来到数百年前清朝街头,感受清代人们的生活,体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人一物。

在看完又见平遥之后,终于能体会和理解这样一个感慨: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观众可以捡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等,从纷繁的碎片中窥视故事端倪……看实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观众有时像看客,有时又像亲历者。

非遗产物——纯手工的推光漆器

说起推光漆器,很多人会对此感到陌生。他是一种工艺极高的油漆器具,是山西平遥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平遥漆器不仅入选国家一级工艺品,还远销海外。

平遥漆器以特有的自然生漆和人工手掌推光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是四大漆器之一。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

平遥推光漆器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仅有的老艺人,张锦老先生,一直秉着传承技艺,延续至今,建立了平遥七七艺术馆,并举办漆艺培训班,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永隆号的出现,给广大推光漆器爱好者看到了希望,一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南大街永隆号,免费参观,带领大家了解到平遥推光漆器的历史。

美食篇

说起平遥的美食,我立马能列举出十余种,我想挑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说自己有着特殊感情的写写。

香飘十里——炒碗托

碗托也是平遥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劲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工艺: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无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晒凉后即成。吃时即可凉拌又可热炒,一般夏天以凉拌为主,将碗托切成小条,加入秘制调料。

我爱吃炒碗托,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必吃炒碗托,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到平遥的第一件事,便是吃炒碗托。

晋菜首选——老陈醋焖牛肉

老陈醋焖牛肉,这道菜牛肉的份量很多,虽然是老陈醋焖牛肉,但是闻起来只有一股淡淡的醋香,真的特别好吃,而且特别的开胃~

晋菜首选——黄米凉糕

沁州黄米凉糕必点,上面是黄米,中间有葡萄干,底下是糯米,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喜欢吃甜的可以蘸一些店家搭配的桂花蜜,更好吃!

九五至尊——平遥九品

平遥九品创作者郝文杰大师

曾上过央视《一城一味》美食推荐

店名:平遥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