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穿上军装,却成为士兵口中的“舰艇尖兵”;徒手感知0.02毫米的误差,相当于一根发丝的七分之一;一把刻刀,几十年与“木头”打交道,方寸之间寻味古建气象;在纷繁网络世界斗黑客杀“蠕虫”,让黑客攻击、“僵尸”网络、网络“钓鱼”等无处遁形……
4月30日,“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发布。十位工匠,有的在机床上绽放创新之花,以毫发之精细驾驭钢铁巨龙;有的在巷道里闪耀智慧光华,于无人之处雕琢传世工艺。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长年累月苦练职业技能,精益求精面对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持久专注深耕专业领域。“晋”字号技能大师是如何“炼”成的?漫漫技能之路上,时间与经验如何沉淀出事业成功的芬芳?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邱师傅,钻不锈钢的钻头怎么总是粘刀,角度应该怎么刃磨?”“邱师傅,这种外形复杂的折弯,要怎样计算展开尺寸?”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车间里,“邱师傅”3个字无时无刻不回荡在耳边。
“邱师傅”就是邱文军,一位装配钳工高级技师。他精通数控冲床、数控折弯机、钻削中心等多种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工作,解决了很多高精度、高难度产品的加工难题。TCU框架是用于动车主辅变流器功率模块的国际采购件,常常得看外国人“眼色”。邱文军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两个月,掌握了焊接组装技术,实现了焊接安全生产和组装快速切换,成本降低了50%,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三晋工匠”身上,有着术业有专攻的气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身怀一技之长,练就绝活绝技。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了一流的产品,托起了一流的产业。
在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柴油机维修是关键岗位,工作中遇到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谢丙友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近30年来积累的专业知识。
年,南方某船厂某型船在系泊试验过程中发生了设备联轴器漏油的故障,公司委派谢丙友前去处置。面对技术难题,找不到解决方法,谢丙友一连几天都没睡好觉。他为了判断漏油位置,趴在高温、高噪音的机器旁观察故障现象,一趴就是几个小时。在找到准确漏油位置后,谢丙友找来原理图纸,一遍遍仔细琢磨、细致研究,最后运用“两孔检查法”解决了这个历时2个月,严重影响后续舰船试验计划的问题。正值生日,舰艇指挥员亲手为谢丙友写下生日祝福:“你是舰船装备的‘保护神’,不穿军装的‘尖兵’。”
在莱索托游泳馆、港珠澳大桥、首都大兴国际机场,都曾留下山西汾阳丰源网架钢结构有限公司工程师孔繁强的足迹。在承接喀麦隆国家体育场主席台雨棚工程时,孔繁强挑战斜拉式大跨度桁架结构难题,完成了国标与欧盟标准的完美对接,让非洲再添“中国制造”新名片。
刻刀飞舞,埋首精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晓辰从事木雕创作以来,突破传统手工雕刻的工艺藩篱,自主研发设计出数百种适合生产的机械工具,将复杂的生产工艺细致地分解为普通人可操作的生产步骤,使从未接触过工艺美术的农民工在较短时间内就可成为熟练技工,实现了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流水化作业。古老的传统工艺一步步走向市场,得到大家的认可。
凡事耐心,精雕细琢
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其中,平遥推光漆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平遥推光漆器的传承中,薛晓东是新生代艺人的代表。
受父亲影响,薛晓东从小耳濡目染,对漆艺产生兴趣后,便开始观察、学习。学习期间,他很少玩耍嬉戏,甚至被工友们认为是不会开玩笑、也不会听笑话的“老”年轻人。他从来不认为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更不会学小和尚敲钟,总是比同时进厂的伙伴们先学一步。悟性极佳的薛晓东总能在听、看、做中掌握精髓,精进技艺,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平遥推光漆艺的“三金三彩”“堆鼓青绿金碧山水”“堆鼓描金彩画花鸟”“搜金、沥金、沥银、沥螺”“擦色”等传统工艺,成为青工们的“小师傅”,成长为平遥推光漆艺的擎旗之才。
日积月累、渐悟顿悟中,“三晋工匠”的成功靠的是“面壁十年”“铁杵成针”的“修炼”。“好工匠就应该像淬火轨,耐磨,坚硬。”正如薛晓东所说,只有耐得寂寞,不慕浮云,经过时间的洗刷、岁月的磨砺,才能把小事做到极致,将平凡升华为不凡。在“三晋工匠”身上,追求极致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凝聚着工匠精神的底色,检验着工匠精神的成色。
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工艺的一丝不苟,让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工人张国华成为煤化工领域的行家里手。在煤灰熔融性对比分析试验中,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减少试验偏差,他亲手调整不同助熔剂原料配比,自己制样、磨粉、烧灰、打灰锥,被同事打趣地称为管理岗位上的“煤黑子”。连续两年多次地反复试验,往返18个矿点,采集29个煤样,最终形成了独有的助熔剂配方,为企业和行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厨师工作很辛苦,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因为它需要静下心来,把一件枯燥的事情琢磨透。”身为山西省经贸学校教师,从事餐饮业30余年来,王力群创造了“首创忆晋菜”等作品,多次承担赴海外推广中餐任务,被授予世界中餐推广大使称号。他说,工匠精神就是要不厌其烦,一生做好一道菜,把一道菜做到极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没有人是天生的能工巧匠,“三晋工匠”的故事里,有着同样的钻研劲儿。
“一个小零件往往涉及50多个尺寸,需要用到30多把刀具,而且要求的精度是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一。”在工作中,淮海工业集团职工刘锐接触的都是高、精、尖产品,承担的工作任务大都涉及贵重零件及关键工序。在某军品科研动力舱体的加工中,由于零件结构复杂、易变形,加工难度大,刘锐独立设计了一种弹性定位夹具,结合高速加工方式,解决了薄壁异型零件的加工变形难题。通过亲自设计制作专用反镗刀,他还破解了“内凹”高精度轴承孔的加工瓶颈,成为把脉精密部件装配的精度达人。
产生了诸多网络风险,黑客攻击、僵尸网络、网络钓鱼等网络风险不时威胁着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员应运而生,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王尧就是其中一员“猛将”。
在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中,溯源反制是近年来的发展重点。在一次实战攻防演练中,王尧调试完善安全设备配置,部署蜜罐网络迷惑诱捕攻击者,从海量攻击流量中筛选可疑流量,分析研判攻击者在攻击过程中泄露的网络地址、木马特征和攻击手法,探查到攻击者跳板机存在后门漏洞并成功反控,成功获取其真实身份,溯源出参演攻击者和境外恶意攻击者,得到了公安部门的高度评价。肯思考、肯钻研、肯创新,王尧从一名网络新手一步步成长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专家。
笔尖钢被誉为不锈钢皇冠上的“明珠”,圆珠笔的小小笔尖看似简单,生产技术却很难。“炼特种钢是个精细活儿,从原料到笔尖钢丝,需要5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质量控制。”从原料的验收到工艺的制定,再到成品的检验,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史志杰和同事们经过多次试验试制,总结出成熟的生产工艺,解决了在线轧制开裂等问题,成功试制出笔尖钢TBPS。
笔尖钢开发的成功,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随着笔尖钢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继续开展笔尖钢在线工艺轧制技术研究,调整各种工艺参数,又成功开发出含铅和不含铅两种不同的笔尖钢轧制工艺。”史志杰说,创新让“笔尖钢”一笔一笔书写出“中国力量”。
胸怀匠心、摒除匠气,需要蓄积敢于创新的闯劲。“三晋工匠”用实干和可靠的技术、发明,把工匠精神倾注在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上,向着更高、更好、更精砥砺开拓。“三晋工匠”就在我们身边,“工匠精神”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在普通的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干到最好,我们都能传承“工匠精神”,成就人生的精彩。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