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并非只是一座古城,还有一座千年古刹,唐风五代遗存
平遥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城格局,古建筑保留数量多,文化历史内涵丰富,于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实,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并非只是一座古城,而是“一城两寺”。“一城”即平遥古城,“两寺”是“双林寺”和“镇国寺”。
平遥古城街道纵横,热闹繁华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一家四口第三次来到了平遥古城。早上8点,迎薰门外已经开始了平遥古城的特色表演,因为时间比较早,人并没有很多。我们从明清一条街穿过,走入偏避一些的小街巷,走走看看,别有情趣。中午人渐渐多起来,同兴公镖局和协同庆钱庄门前都排起了长队,从明清街往回走也拥挤了起来。
平遥小吃炒碗托
我们开车前往下一站,“镇国寺”。途中发现一家本地特色小吃店,主营炒碗托。碗托是平遥特色小吃,古城内也很多,大多是凉拌的。这家全部是肉炒碗托,有牛肉、肥肠、肘花、火腿肠等等可以选择,配菜只有土豆丝,还可以加麻花、饼子、方便面一起炒,是不是很山西。另外点了醪糟蛋花汤,解油腻。
清凉古刹“镇国寺”
镇国寺距离平遥古城12公里的路程,和熙熙攘攘的平遥古城不同,即便在恰逢周末的中国旅游日,这里游客也非常少。走到寺院里最大的感觉就是震撼,太美了。唐风古建如此之美,硕大的斗拱、斑驳的彩绘、俊逸传神的彩塑,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千年的岁月里。
镇国寺原名“京城寺”,为皇家敕建。始建于北汉时期,在明代改名为“镇国寺”。在这座两进院落组成的寺庙里,保存有极为稀有的五代建筑万佛殿和殿中的五代彩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同以宋代壁画、彩塑闻名的双林寺,平遥古城一起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镇国寺座北朝南,布局严谨。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原本与天王殿相对建有一座清嘉庆年间修建的戏台,早年被毁,非常遗憾。
天王殿为元代所建,为镇国寺山门。几经修葺,仍保留有元代的建筑风格。中间一座大门,步入殿中两侧宿有四尊天王像,个个神态威武,容颜饱满。这些护法神将因手执发起不同,而分别暗喻为“风调雨顺”。殿两旁各配有一个小门,取佛教三解脱门之意,入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即可得到解脱,入此山门即为佛界。两侧小门取名“崇虚”“垂幽”显示出佛门虚无、幽静之境。
钟鼓楼立于天王殿两侧,钟楼上一座铁钟,造型古朴雅致,铸造于金代。
万佛殿建于五代,堪称“千年瑰宝”。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万佛殿依唐代风格所建,斗拱称重,体型硕大,墙体曾遭毁坏,但承重结构依然保留。万佛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近于正方。由12根称重的檐柱支撑屋面,柱头斗拱硕大,减少了殿中立柱,使大殿内视线开阔。硕大的斗拱支撑外伸达1.55米的平出檐使整个沉重而庞大的屋顶,坡度平缓,轻巧许多。屋顶琉璃装饰虽非原物,但制作十分精致。
万佛殿内彩塑11尊,同为五代作品,继承了唐代重写实的艺术风格。佛、菩萨、武士、弟子,造型圆润,体型高大,形神兼备。五代时期处于战乱的年代,遗址遗迹甚少,在莫高窟也仅有几座五代时期的彩塑,万佛殿彩塑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五代时期寺庙彩塑。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在此也特别呼吁一下,万佛殿内不允许拍照,虽然没用工作人员监督,我们也尽量去亲身感受建筑和彩塑的魅力,自觉遵守景区规定。
三佛楼创建于明代,楼内保存有明代彩塑及壁画,塑像造型优美,是典型的明代早期作品。两山墙壁画技巧古朴、娴熟,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释迦摩尼成佛的故事,非凡的一生。画面中人物形象和服饰已经完全中国化了。三佛楼建筑风格已经具备明清时木建筑风格。斗拱结构承重作用减小,装饰作用加大,多了很多装饰细节。
明清时候,在镇国寺中轴两侧陆续插建了观音、地藏、二郎、土地、三灵侯和财福神等殿,建筑和彩塑基本保存完整,与万佛楼前的千年古槐一道,为一方百姓祈福平安。
在镇国寺中还保留有一些碑刻,其中一座“半截碑”,因碑体残缺,故名,此碑为北汉王刘崇之孙刘继钦的墓志铭,碑身虽残,但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在镇国寺,没有浓重的商业味道,游人很少。静静的,却满眼都是瑰丽的建筑,神态安详的佛像,让人有着无限的敬畏与虔诚。
本文由“牛帅帅牛旅行记录”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