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旧称“古陶”
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
相传
平遥古城始建于周宣王时期
为尹吉甫防外族扰南所筑
旧志记载: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经,筑西北二面。
(图片源自网络)
现存城墙是明洪武三年
在西周旧城的基础上大规模重修的
后历经各代修葺
使平遥城墙规模完善
(图片源自网络)
“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是平遥城墙的修建原则
墙体内为土筑
外用白灰青砖包砌
顶部用青砖铺墁
内侧设马道和内向排水渠道
城墻四角各建角楼
东南角还建有魁星楼一座
(图片源自网络)
平遥城墙设计精巧、境与神合
整个城池呈方形
周长6.4公里
东、西、北墙为方直
南墙随中都河蜿蜒而筑
城墙上垛口个,堞楼72座
寓意为孔子弟子72门贤
军事用途的城墙配以文道之喻意
以文配武、天下归公、独成一趣
(图片源自网络)
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
意在长生不老,青春永驻,坚如磐石,金汤永固
城门共有6座
东西各二,南北各一
六座城门各有象征和喻义
南门曰迎薰门为龟首,面向中都河。城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城门曰拱极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增多经此流出;东西四座门和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曰永定门,下西门曰凤仪门,上东门曰太和门,外城门向南而开,形似龟的三腿正常向前屈行,唯有下东门曰亲翰门,其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所说是古人建城池时怕龟爬走,将其后腿——即下东门拉直并用绳绑好拴在距城8公里的麓台塔上。(图片源自网络)
每座城门外有重门瓮城
也叫月城
或圆或方
平遥的瓮城均为方形
平日检查来往过客
遇险时关上城门
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城外有护城河环城一周
与城墙相互衬托
整座城池设计精巧
境与神合、气度如一
为中国现存最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