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孟白的那天,是在他已“执印”了25年的学苑出版社。一同走到楼梯间,地上有一块污渍,孟白顺手捡起抹布,很自然地蹲下身子擦掉了。这朝夕相对的多个日夜,让他与学苑出版社,互相建立了千丝万缕的依赖。
△年9月8日,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孟白在“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作《图书中的老北京》讲座。殷占强摄
委员简介
孟白,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学苑出版社名誉社长兼总编辑,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秘书长。曾任学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民间文化论坛》总编辑,北京海淀工读学校名誉校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编辑学会理事。
学苑出版社坐落于北京的方庄地区。30年前,方庄地区曾是新兴北京社区的先行者,大型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像是“一夜间”就盖了起来;30年后,它逐渐变得普通,充满温情的市井气息。
出版业也一样。历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印书就像印钞票”,只要印书就能卖出去,卖出去就能赚钱。随着数字阅读的蓬勃兴起,图书各项功能日渐衰弱,实体书店开始萎缩。
在一些年轻人眼中,出版行业已是“夕阳产业”。图书品种越来越多,定价越来越高,而库存越来越大,出版商利润越来越薄。甚至有人说,传统出版业已进入“死循环”:不做书等于等死;做书,则早晚要死。
“你说说,出版社和印刷厂到底有什么区别?”孟白冷不丁抛出了一个问题。
剑走偏锋
“学苑”象征着文人聚会和问学之所,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句“笔砚耕学苑,弓矛战天骄”。年,九三学社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并不大,影响力却不容小觑。经过多年深耕,学苑出版社以“非遗”为出版物核心,在中医药、民俗民间文化、戏曲、历史景观等出版领域位居全国前列。
据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原部长穆建民回忆,学苑出版社成立之初,“就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出版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办公地点东租西借。在出版选题方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跟风出版、选题雷同、抄袭热点的书籍不在少数,这期间学苑版图书种类庞杂,甚至不惜牺牲社会效益换取经济效益,年一度遭到停业整顿。
孟白来到学苑出版社后,为形成小而专、特色明显的品牌影响,主动放弃了中小学教辅、大众文学类图书,“砍掉”了一些正在赚钱的项目。
25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尚未为世人所知。中国传统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少数民族风俗、传统手工艺等,都是无人愿意开发耕种的“荒地”。
孟白偏要独辟蹊径,把这“荒地”锁定为根据地。
这种魄力,在当时不被一些人理解。
但孟白坚信,收缩是为了聚焦,为了深耕。“我们要全面收缩战线,把五个手指收回,变成一个拳头,这样才能重拳出击,形成自己的特色。”
事实验证了他的决策正确。
收缩5年,学苑出版社平均年利润增长了20%。而长远看来,正是这种“剑走偏锋”,让学苑出版社成就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做的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方式改变后行将消逝的文化大力抢救。”孟白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与时间赛跑”,出版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对行将消逝的文化进行记录,“前人想做却不能做,后人能做却无对象可做,我们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以待后人开发,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经过长期开拓与深耕,学苑出版社的民俗、民间文化、古代器作等图、书出版已初现规模。被称为“一种新的出版物样式”的历史景观复原图系列,已出版《圆明园原貌图》《平遥古城》《大汉长安复原图》《盛唐长安复原图》《天坛清代全盛图》《重庆母城老地图》等。而渐成系列的“北京史地民俗”“地方历史文化”“西部地方文化”与文物、考古、收藏系列的图书相互呼应,形成了记录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社会风情书卷。
图书出版市场尽管竞争激烈,但孟白不想做“快餐”,“既然搞出版,总是希望给后代留些东西。比如说多年之后学者写论文或写书的时候,参考文献里还能列上我们出版社出的书。”
情怀与赚钱
孟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