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宋代塑像。
这些彩塑在圣母殿内,圣母殿是晋祠最主要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是晋祠最主要和最古老的建筑,殿内供奉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塑像头戴凤冠、身着蟒袍,面部静谧慈祥。每年农历七月初二,当地民众都会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圣母。圣母殿的前廊木柱有8条木盘龙,绕柱盘旋,怒目圆睁,威风凛凛,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圣母邑姜,头戴凤冠坐在木头椅子上,头戴凤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一副贵妇的仪表气质。其余的四十二尊彩塑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她们的姿势神态不一,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这些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彩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侍女们身高与真人一致,身着宋代服饰,手中捧着文印、饮食器皿及梳妆用具等,表明身份不同。出于文物保护的要求,禁止游客进殿参观,在殿门口看看。
有作者这么说侍女们的面容特点:侍女们面对圣母娘娘满脸堆笑,显得很大方得体,而从侧面看却似另一个表情,面带愁容。隔的有些远,殿内光线昏暗,这个细节我没注意到,举目仔细找找前面图片的头戴红巾,巧笑嫣然的侍女也没找到。
这个眉目圆瞪,看着营养过剩的宦官真是形神兼备,立刻让人能联想到千年前这个宦官在后宫的颐指气使。
晋祠还有元代乐伎塑像,面庞比宋代的侍女们更丰腴一些。
如果从艺术角度鉴赏一下圣母殿泥塑妙在何处,我这里引用一篇《山西日报》上的老文章吧,年发表的,算是在故纸堆里寻觅的老文字了:一次,我陪着一位老艺术家和他的随行人员参观晋祠圣母殿。那栩栩如生的四十多尊泥塑,引起他极大的欣赏兴趣,他对每一尊塑像,不仅正面看,还要从侧面看。有一尊侍女,肩膀高高地耸起,与其余侍女的削肩适成对照。他反复地看了这一尊,又看邻近的几尊,满有兴味地说:大约这位侍女刚刚从农村进宫不久,还未领略到宫禁生活的寂寞、单调、无聊、苦闷,仿佛有一种尊贵之感,不然为什么别人都是削肩,她却耸起了肩膀呢?又有一尊侍女,她面向圣母的方向,虔诚地、仪态适度地笑着。可是当老艺术家走向她的右侧看了一眼之后,马上招呼大家:“你们来这边看!”大家来到右侧,不约而同地惊呼:“啊,她不是在笑,是在哭呢!”老艺术家感慨地说:“这才是宫禁生活的实质!真是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晋祠侍女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她们是人而不是神,也不仅仅在于她们那种共有的受压抑的令人同情的情绪,而在于她们各自的仪态所展示的不同的心境。接下来就不再细说了,直接上图吧。
晋祠规模太大,占地面积万平方米,祠内有上百座古建筑,是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晋祠的历史太悠久,似乎随便拿出一砖一瓦都有千百年的历史。岁的西周侧柏,都能撑起整个中国史了!晋祠里面的庙宇祠堂众多,都是来自不同的朝代,供奉的对象也是非常复杂。晋祠内建筑的品种太多,木雕,泥塑,石刻,铁铸,简直就是一座不朽的艺术殿堂。一座祠堂贯穿古今,见证着中国的历史。
半个下午走一圈,能记住的东西不多,如果大家时间充裕的话,提前做做功课,再细细逛来。
我是糖晓甜,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