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申遗为何重要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

良渚文明,申遗之重

作者:袁明华

一、良渚在哪里?

良渚之名,寓意美丽的水中小洲,堪称江南水乡代名词。

人类逐水而居而获生命之源,良渚依水而生终得渊源流长。

作为考古发掘地行政地名,良渚曾经是良渚镇,也曾是良渚公社,也曾是良渚乡,现在是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北距杭州主城区约20公里。

但良渚古城遗址所在地,良渚街道只是沾了一个边,主盘在隔壁同为余杭区的瓶窑镇,如今已纳入“文物特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统一管理。

良渚古城遗址的命名与良渚文化命名同源。

良渚文化的命名由来,源于良渚遗址发现人施昕更是良渚家乡人,而他当年发现的那几个良渚遗址点又正好大部分在良渚镇地面,即今良渚街道辖区内。但当时尚无良渚文化一说。直到二十余年后,年北大毕业留校任教的严文明先生,在编写《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讲义》时提出了良渚文化的概念,紧接着次年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首次公开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并沿用至今。假如不是机缘巧合,说不定如今良渚古城遗址就叫成了瓶窑古城遗址,还说不定与北方的平遥古城有那么点余音之绕呢。

如今良渚文化地域早已远超施昕更当年发掘的小盘,覆盖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钱塘江流域,上世纪定位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支古文明,随着本世纪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石破天惊发现“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国中心城,随之被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之圣地,成为中国古文明之主源。

良渚古城遗址在申遗过程中,官方通报缔约国的地标描述是:坐落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脉东端的丘陵地带及河网平原交接地带。

二、良渚申遗,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日前和一位老友品茗而聊良渚申遗之重,又一次聊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其实是代表了四大文明发源地,即四大原生文明。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家利益总是高于一切。这大概也是人们喜欢用四大文明古国这个概念来表述的原因之一。

先说古巴比伦。很少有人会说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历史学家说古巴比伦,地理学家说两河流域,考古学家说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就是两河之间的那个平原。文献记载这个平原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可是,诗人说,战后伊拉克: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在流泪。

那么,古埃及呢?作为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在这一地区创造的灿烂文明,诸如农业的改良,文字的发明,医学的进步,以及完美的建筑、雕塑,精美的手工艺品等,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直至今天,仍然可以见到它在世界上的影响。但古埃及鼎盛时期的领土现在已分属几个国家和地区,在非洲的有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在亚洲的有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约旦河西岸等地区。

今年初夏从埃及首都开罗回来的朋友说,埃及的足球似乎也不怎么样了。

又是诗人的说法。

再看古印度。

古印度文明早期发源于印度河,作为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原生文明实际是指印度河文明,而后才扩展到恒河流域,形成了恒河文明,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而印度河文明的地盘如今在巴基斯坦境内。

有趣的是,如今同为中国邻邦,印度境内的另一条大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它和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源头都在中国阿里高原,在阿里高原上的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印度河之源在冈仁波齐北坡,布拉马普特拉河之源在冈仁波齐南坡。有首歌怎么唱的?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雅鲁藏布江就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可见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流得真够远的,与恒河汇合后,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因此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可以归属于恒河水系,或者叫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

如今同为金砖四国,印度与中国的文化渊源之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如今中国人称印度为印度,还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奘的功劳呢。唐玄奘之前,东汉时中国人称印度为天竺。如今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的杭州灵隐寺西南部还有香火很盛的上中下三天竺。下天竺法镜寺边上有著名的三生石,我们经常去那边的三生石茶楼喝茶。而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张忠培和严文明共同的老师苏秉琦先生就曾感慨过:良渚,乃古杭州矣!如此说来,曾活跃在如今良渚古城遗址上的良渚神王之国说不定还真与古印度有什么“通灵往来”呢。

再说中国,唯独中国前面没加一个古字,国外的说法似乎也是如此,不是翻译的问题,也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的问题,那是为什么呢?

中国文明起源是多元的。

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并非只是从前考古非常薄弱的年代所认为的只有黄河流域。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疆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之前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殷墟文化(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山文化,内蒙古有红山文化,如今长江流域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已成为中国文明最重要的源头,但也是之一。中国文明不是单元而是多元起源的。关于多元论,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了条块说和满天星斗说。苏先生的学生严文明在先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是对中国文明起源模式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的一种积极探索。但不管有几元,不管是条块说、满天星斗说,还是重瓣花朵说,中国所有的文明起源点,当时在中国版图内,如今依然在中国版图内。中国历史发展一直有一条主线,文明从来都没有断层,古中国、现代中国都是一个中国,主题文明多元共存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大概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不需要在前面加一个古字的理由。少一个古字,不是不古,而是自古而然,一脉相承。

平心而论,这些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是现代不同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关键是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时间的先后真的没有问题吗?

曾经有人以为,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多半是神话传说。从国家文明,城市文明着眼,国际社会从前甚至连你夏朝都是不承认的,大禹治水也是神话传说。商朝是承认的,因为后来发掘了殷墟,有了甲骨文实证。但殷商不到四千年,自然不能跟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比了,自然就列入不了四大文明古国了。

世界考古界曾经还有一种说法,说中国人也是从两河流域迁徙过来的,夏朝人就是苏美尔人。

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还有人认为中国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并无人类居住。法国考古学家雅克·德摩根在《史前人类》一书中宣称:“中国文明始于公元前七、八世纪,我们完全不必理会它的史前史。”

作为五千年国家文明,在良渚文化被正式命名后的半个世纪里,连我们自己的说法都还是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怯的,只是确定了良渚文化的曙光说,定位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曙光”。

经过四代考古人八十余年历尽艰辛的考古发掘,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宣告,我们发现了中国文明发源地最重要的一元,我们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神王之国,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良渚文明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一样,是同等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三、从良渚文化到良渚文明

我们以往确实是被一大堆文化与文明概念搞糊涂了。通常说法,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说法本该通俗易懂,但面对如此定义,感觉却像回到了小学时代,面对考试只能背天书,就如那时听专家辩论先有文化还是先有文明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听得一头雾水。

如今说良渚,说考古发掘成果乃至价值提炼,比较一致认为良渚已从良渚文化走向了良渚文明。客观说,八十余年考古史,是有这么个过程,但当两个概念放到一起分出个先后时,另一层意思等于说良渚文化是低级阶段,良渚文明已进入高级阶段,概念就又模糊了。既然难以定义,我们不说定义,单说指向,这里所说良渚文明,究竟指向什么内涵,或者说具体指向什么范围?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这里凸显的关键词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我们因此联想到西方诸多关于文明诞生的理论,大部分观点比较一致认为中央集权的出现是文明存在的起点,因而研究中央集权的出现成为了一个焦点,而中央集权的出现其指向就是城市。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所有文明的起源,它只适用于部分文明。其实,关于文明的概念,古今中外研究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能让全世界接受的统一而又能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的定义。但这一个指向城市和中央集权的理论用来佐证良渚文明的出现倒是合适的。

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文明诞生理论中还有一种水利系统诞生说,德裔美国历史学家卡尔·威特福格尔是这一理论最有力的支持者,他在其专著《东方的专制统治》一书中提出了水力帝国的概念。这种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认识到洪涝灾害虽然会毁坏庄稼,但也有利于灌溉,有利于肥沃土壤和作物生长,因此开始修建水坝,然后用来灌溉农田。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开始出现了专门负责管理灌溉系统的人。通过这种灌溉系统的集中管理,逐渐发展出最初的统治阶层,文明由此产生。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当时一些兴盛的城市,其灌溉规模很小,如果由国家管理灌溉,考古发掘所得应该会更多,而实际情况相反。也有观点说,灌溉工程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起因。但这个水利系统诞生说用来佐证良渚文明也是合适的。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证明,良渚水利系统与良渚神王之国几乎是同步出现的,其规模之宏大,在同年代堪称举世无双。

随着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关于良渚文明的诠释文字越来越多,各路专家和媒体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是良渚文明之幸。比较令人信服的诠释,基本都是从实际出发,从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所得要素下手,这等于是为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价值做了提炼,是比较靠谱的。核心要素都指向都邑,指向玉礼器系统显示的神权与王权的高度集权统治,指向水利系统建设所显示的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指向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指向城乡差别,将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共同指向国家形态,昭示一个王朝的诞生。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程功摄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