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百年那些从0到1的跨越申遗让世界

央广网北京10月26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考古百年:那些从0到1的跨越》,细数中国考古不断翻越的高山,见证考古人筚路蓝缕的摸索。26日推出《申遗:让世界了解中国》。

主题诗

造化万年遗迹存,明辉朗朗耀乾坤。

声名颖出国门外,寰宇播扬华夏魂。

北京时间7月25日傍晚,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副主席格罗斯宣布:《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响槌落下,泉州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位列世界第二。

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兴起于唐、盛于宋,一度是货财若海、商贾如云的“东方第一大港”。即便如此,泉州的申遗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介绍:“第一次申遗的时候,特别强调外来文明因素在泉州古城的体现,但第二次申遗的时候,国际专家和我本人都认为泉州更多体现了中华文明传统的航海传统,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念调整。泉州是体现了东方航海传统的一个代表,所以它有资格成为世界遗产。”

回首30年多前,世界遗产这个词对于中国人还十分陌生。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等人的极力推动下,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随后启动第一批世界遗产的申报。但当时考古界对这并不积极,时任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的袁振新曾回忆,周口店遗址还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提议下补报的。

手写的7页作文纸、一张地图、40张照片……这便是周口店遗址所有的申遗材料。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兵马俑、泰山等6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遗产填补上古代东方文明最璀璨的一角。

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召开。这是我国第一次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世界遗产的称号开始家喻户晓,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波“申遗热”,排队的项目多达70多项。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表示:“年开始国内旅游大发展,很多人把遗产申报跟旅游发展关联起来,所以大家非常积极地想去推动遗产申报。年之后遗产申报竞争特别激烈,但同时也是世界遗产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最多的阶段。”

彼时,各地为申遗大兴土木、整治搬迁,投入的财力数以亿计,“豪赌式”的申遗饱受诟病。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吕舟表示,无论是缔结世界遗产公约,还是设立世界遗产名录,初衷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吕舟说:“祖先传下来的宝贵遗产,全人类要一起来保护,应该把这些遗产呈现出来,变成世界遗产以后就纳入到世界的视野当中,就是一个世界共同保护的问题。这是我们的责任。”

由于评选名额有限等原因,近年来,“申遗热”逐渐降温。中国申遗渐渐回归理性的同时,也创造了申遗的新方式、新类别。比如:鼓浪屿申遗首次提出“国际历史社区”的概念。吕舟说:“鼓浪屿我们把它叫做国际历史社区。以前可能就是所谓历史城市和城区,也许是一个完整的城,也许是城里头的一小部分。那个概念还是一个所谓建筑的形体环境的一个东西,但是鼓浪屿实际上强调了这个社区的文化。”

鼓浪屿、丽江、平遥古城……顶着“世界遗产”光环的遗产地往往名声大噪。在公众瞩目之下,如何协调好保护、利用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系,变得更为重要。姜波指出,“世界遗产”不仅是荣誉,更是紧箍咒。姜波说:“申报成世界遗产以后,它面临全球的规则与条约的约束,所以会保护得更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对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而言有巨大的促进、巨大的提升。无论是它保护的理念、保护的手段,还是全民参与的程度,都大大超越了以前。”

相比于城市建筑群遗产的过“热”,考古遗址却要解决过“冷”的问题。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殷墟遗址等考古遗址占据我国世界遗产的重要位置。然而,历经数千年风雨,这些遗址只剩下残留的黄土堆或斑驳的城墙。张朝枝表示,随着考古手段不断更新,遗址展示方式也将博采众长。张朝枝说:“考古遗址类它本身从视觉效果来看,对于一个外行,并不是有太长的视觉吸引力。但是你有展呈的方式和展示理念,围绕一个普通生活,告诉你那个年代吃饭用什么盆子,那个年代一天一餐吃多少,类似这样一个平民化的解说方式会让人容易接受,效果更好。”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申遗成功后,殷墟的考古仍一刻不停。他说:“殷墟遗址本身面积很大,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考古工作还要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梳理,一步一步把殷墟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能够展示给社会大众。比如,殷墟正在建殷墟博物馆,还在建考古小镇,开发考古旅游、考古研学,这些都是我们发挥殷墟的文明价值,回应社会大众的关心。”

世界文化遗产,串联起来便是一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这本历史书已越来越厚。从几页手写纸到如今几千页的精美装订文本,30多年里,中国申遗已从适应规则到为世界提供中国范例。中国考古,也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加持下,渐渐褪去掩盖的尘土,散发出古人智慧之光,彰显着中华文明之魂。

黄明珍:我是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泉州申遗成功,充分印证古老中国具有强大海洋文明基因并在历史上取得辉煌发展成就。5年来,我亲身经历了泉州项目申遗全过程,切实感受到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世界各国的认同,是泉州申遗成功的坚强后盾和支撑。

张朝枝:我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未来我们对考古遗址、对文化遗产的研究管理会越来越向活化利用方面转化。我对自己的使命定位就是更好的通过旅游这种形式来传播遗产的价值。

吕舟:我是清华大学教授吕舟,我们在讨论世界遗产的时候,也在讨论遗产对于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可能的贡献,所以遗产保护不仅仅是遗产自身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未来发展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